从长者饭堂看办好惠民实事路径


特约评论员蔡湛
  可口长者饭,暖胃更暖心。茂名日报近日报道,露天矿街道矿区社区长者饭堂、泽丰酒店长者饭堂揭牌营运。中午时分,长者饭堂飘出阵阵饭菜香,社工、志愿者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细心地为老人准备餐食。随后,老人们陆续来到饭堂,围坐在一起开心地拉着家常,吃着可口实惠的饭菜,纷纷赞扬政府为老人办了一件大实事。
  长者饭堂的开办不仅解决了部分社区老年群体在就餐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而且传递了帮助关怀老人的惠民温情,对我们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好惠民实事实践,给予有益启示。
  办好惠民实事,要找到聚焦群众需求、对接群众期盼的契合点。“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开办长者饭堂在社区和居民引起强烈反响,印证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温暖送到家门口的为民导向。开办长者饭堂,不仅是国家相关部门部署实施“嵌入式”社区服务的组成部分,而且回应解决长者就餐难诉求,为长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许多居民称赞长者饭堂不仅让我们在家门口吃上热饭,还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矿区社区许多老人曾参加茂名石油基地开发建设,退休后安享晚年,在长者饭堂不仅享受配餐服务,还能与大家畅谈交流,由衷感叹生活开心。由此可见,选择开办长者饭堂作为改善优化社区服务的切入点,是得民心、顺民意的善政之举,值得深化为民办实事活动借鉴。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惠民实事展示主题教育的成果,在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的基础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是长者饭堂折射的为民情怀,更是主题教育与民生民情同频共振的要义所在。
  办好惠民实事,要有久久为功、绵绵用力的韧劲。俗话说“众口难调”,办好长者饭堂让老人满意,需要艰苦细致的付出和努力,绝不能一蹴而就。矿区长者饭堂针对社区有1200多名老人,深入了解老人的饮食口味喜好,把控食品安全,制定适合老人特点的菜单,还上线刷脸就餐系统,让老人安心用餐吃得舒心。泽丰酒店长者饭堂发挥餐饮经营经验丰富的优势,引导员工树立精品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选菜配餐标准,完善长者饭堂全链条运作管理,多样化菜品和优质服务备受老人好评。因此,推广质量与口碑好的长者饭堂做法,引导更多长者饭堂在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烹饪技艺上下功夫,以长者称心如意为追求提高出品和服务质量,长者饭堂才能越办越好。这也告诉我们,办好惠民实事有想法更要有办法。聚焦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要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不懈改善,精益求精,才能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办好惠民实事,要走出持之以恒可持续发展路子。最近,国务院提出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四方面26项举措,其中一项就是引导餐饮企业、养老机构等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我市常住老年人口约124万人,目前全市建成长者饭堂36家,每年服务老年人约3000多人,长者饭堂仍然具有很大的需求空间,应当拓宽思路,创新模式,加快发展。首先,除了民政部门发挥主导统筹和监管职能外,发挥各级街道、居委和物管企业作用也至关紧要。同时,餐饮企业参与营运长者饭堂,有利于挖掘自身潜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要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办好长者饭堂合力。其次,要因地制宜、精打细算,充分利用存量资产,盘活闲置资产,走出一条投入少、效果好的长者饭堂开办和营运路子,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第三,多方筹措资金,实现长者饭堂良性循环。目前我市采取“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慈善捐赠一点、个人自掏一点”的营运方式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其中政府投入建设运营资金760万元。随着长者饭堂的扩容提质,除了政府加大投入外,社会资金的引入也不可或缺,应当广开门路,以多种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共同办好这项民生工程,使为民办实事活动持久造福于民。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民生路”没有终点站,从长者饭堂的开办上,我们可以汲取更多为民办实事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