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法治民主议事厅,擦亮南塘镇党建品牌


■通讯员吴坤红廖家伟
  本报讯 近日,高州市南塘镇彭村村委会大园村几个村民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潘州大道北项目的征地事宜。“村长,这片山岭一直都是我们的村民耕种,之前也做过山林权属确认,怎么这次征地把这片山岭划给团结农场了啊,这不合理啊……”“既然我们都有疑问,那就去议事厅议一议。”何姨和几位村民带着疑问来到彭村村法治民主议事厅寻找答案。
  主题教育期间,南塘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法治民主议事厅为载体,将“好心茂名”文化与“枫桥经验”融合升华,大力弘扬“好心南塘”精神,把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办成“暖心事”,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党建统领,规范议事程序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法治民主议事协商全过程,严格按照民主议事程序进行商议决定。潘州大道北项目由南往北途经南塘镇彭村村,征地拆迁过程中村民小组与团结农场征地界至存在纠纷,彭村村党总支部邀请涉及村的党员、村长、村民代表、村中有威望的老党员、镇征地工作组、团结农场、征地测量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到法治民主议事厅共同商议。经过二次实地测量确认以及村民民主依法协商议事表决,解决了争议难题,助推“潘州大道北”项目顺利推进。
  创新党建服务,打造便民阵地
  通过“线下+线上”模式,拓宽畅通村民“说事”“提事”渠道,使群众遇事有处可议、议得明明白白。在彭村村投入20多万元高标准打造了“一厅一亭”线下议事阵地(一个120平方米功能分区规范化的法治民主议事厅和一个法治民主议事亭),探索推行“周三有事你来说”制度,由一名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律师每周三定期在法治民主议事亭接待议事群众。搭建“网上法治民主议事厅”,由微网格员线上收集登记村民议事议题,小的公共事务线上商议解决,涉及多数村民利益的公共事务在经线上登记后提交线下进行商议。目前,彭村村设立了12个“网上法治民主议事厅”,收集议题42个,开展议事28件,解决难事18宗。
  凝聚党建资源,形成助民合力
  依托法治民主议事厅,积极引入政府职能部门参与议事协商,实现“村委吹哨,部门报道”,各责任主体联合行动,变“听取民声”为“集聚民智”,在更多资源、更优服务、更强管理上形成有效合力。南塘镇通过党建引领,各责任主体联合行动,有效解决村民身边大小难题,真正践行议事为民的宗旨,使小小法治民主议事厅成为便民助民纾困大平台,擦亮了南塘镇党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