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举办“柏桥讲堂·云上课堂”专题党课

全市镇(街道)、村(社区)13.6万多名党员同步收听收看


■记者曾金妍
  本报讯12月22—23日,我市开展“柏桥讲堂·云上课堂”专题党课,邀请4名基层领导干部交流分享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推动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有效做法和实践成果,组织全市镇(街道)、村(社区)13.6万多名党员通过远程教育直播系统同步收听收看,主课堂设在柏桥讲堂,各镇街党校、村(社区)分校设分课堂(如右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吴云杰摄)。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振兴,乡村振兴必须依托县域整体振兴。”22日上午,信宜市委书记龚庆以《乡村振兴的探索与思考》为题作经验分享,开启了此次专题党课的第一讲。龚庆从“引入‘市场逻辑’,建立乡村振兴的自我造血机制”“贯穿‘产业逻辑’,大力提升农旅结合发展质量”“立足‘生态逻辑’,绘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画卷”“挖掘‘文化逻辑’,发展‘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经济”“凸显‘收益逻辑’,形成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深化‘治理逻辑’,强化‘小村约’撬动‘大治理’”等六大方面,分享信宜如何以“六个逻辑”为牵引,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茂南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人选林诚以《在中国南方最大露天矿生态修复中再奏奋进之歌》为主题,从开采露天矿的历史引入,带大家重温了茂名这座油城的起源,以露天矿改造的“引水、种树、建馆、修路”八字方针为纲,将露天矿治理前后进行对比,讲述露天矿从昔日的“城市伤疤”到集好心湖、景观林、博物馆等为一体的生态公园的前世今生。以露天矿生态修复这一小切口为大家展示了我市在绿美茂名生态建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喜人成绩和先进经验做法。
  23日上午,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植保植检处(农药管理处)副处长、化州市新安镇新塘村驻村第一书记兼乡村振兴驻镇帮扶工作队员温锦君,结合自身在驻镇驻村时的工作经历和实际案例,分享关于服务基层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温锦君认为推动乡村产业发展要立足当地、切合政策,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要靠科技引领人才支撑,走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上多下功夫,走品牌兴农文化兴业发展之路;要政企联动联农带农,走共同致富产业发展之路。
  广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国防科工一处副处长,驻茂南区鳌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挂任鳌头镇党委副书记石欣景以《驻镇帮镇扶村行动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从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找准符合当地镇情农情的发展路径;坚持产业优先、瞄准赛道,发展水稻产业做好“一粒米”文章;坚持农民主体、龙头带动,联农带农激发内生动力和市场活力;坚持创新驱动、文化赋能,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鳌头路径;坚持大抓项目、实干为王,以项目牵引推动镇村品质有效提升;坚持主动作为、整合资源,有效凝聚镇村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坚持讲好故事、打造品牌,进一步擦亮名片提升区域公共形象;坚持守牢底线、不忘初心,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解难题赢民心等八大方面,分享鳌头镇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专题党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例证,聆听后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以此次党课学习为契机,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紧密结合所在镇村的具体情况深入思考,找出本地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和做法,认真思考谋划今后的工作思路,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