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高山镇提升“青春向善”服务站整体服务功能
“一站式”护航青少年成长
■记者王霞通讯员肖沁沁
本报讯 自茂南区“预青”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高山镇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聚焦青少年需求,积极探索,依托“青春向善”服务站,通过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充实队伍力量、丰富活动形式等一系列举措,提升整体服务功能,更好地引领、动员、服务青少年。
高山镇根据“青春向善”服务站发展愿景,按照“六个有”的规划建设要求,即有活动场地、有办公设施、有制度体系、有档案资料、有队伍建设、有品牌活动,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解决了活动因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产生的诸多问题。同时,积极争取辖区村(社区)及各中小学等单位的支持,增设15处青少年活动阵地,在增加活动趣味性的同时,又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储备。在开展专业服务中,站点社工及时分析服务对象信息、建立个人档案、有针对性地设计服务方案。特别是开展个案管理服务时,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总结工作经验,做实、做细专业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坚实的服务保障。
“青春向善”服务站通过资源链接,不断整合更多的社会青年和社会爱心组织的力量参与预青工作,不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一是链接大学生志愿服务资源。通过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达成合作意识,该协会每周六定期派4名志愿者围绕作业辅导和主题活动两大志愿服务,协助社工开展站点项目工作;二是合理整合“返乡”大学生资源。结合暑假的契机,为发挥“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的长处,统筹“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力量,站点组建了1支“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带领11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站点预青工作。三是积极争取社会捐赠资源。为弘扬传统文化,让家庭困难的未成年人感受节日的气氛,联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等本土高校学生、“返乡”大学生等志愿者参与站点工作108人次,链接市社会组织捐赠的慈善爱心包走访慰问未成年人10户23人。
下一步,高山镇将进一步发挥好“青春向善”服务站的职能,充分利用好这个青少年活动阵地,深化“周六课堂”等项目品牌,让服务成果惠及到高山更多的青少年,让青少年更有获得感、社会更有感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