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轻视湿米粉的舌尖安全


罗本森(信宜)
  近日,高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餐饮环节湿米粉”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活动邀请高州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跟进监督,深入了解湿米粉食品安全情况,保障广大粉面食类爱好者“舌尖上”的安全。时下,各地生产湿米粉店铺林立,顾客来自千家万户,安全问题事关重大,不可轻视。
  米粉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入该毒素会引起中毒,发病较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为此,广东省制订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湿米粉生产和经营卫生规范》,规定了湿米粉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贮存、运输等环节的场所、设施与设备、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规范湿米粉的生产、销售流程,是保证湿米粉食品安全、维护市民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加强实地检查。重点是湿米粉加工小作坊,督促经营者落实好经营主体责任,把好风险关,对加工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卫生状况、生产环境及贮存情况等进行细致排查,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湿米粉立即进行查封整改,切实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农贸市场、集体食堂、餐饮场所也是重点检查的对象,主要检查经营单位证照及许可情况,产品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情况、产品标签标识、保质期、包装情况以及贮存环境等。
  其次是开展线上监测。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页面端、手机端进行全方位监测,抓取违法违规信息,督促指导平台对照自查。对网络餐饮配送站点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重点检查,并加大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网红”店铺的监管力度,重点查看其食品加工经营场所是否符合相关规定;食品加工操作是否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网上公示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食品配送环节是否符合要求等,严禁无证、假证、套证从事经营活动。
  再次是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采取培训班或执法人员直接告知等形式,向生产经营者讲清米面制品椰酵假单胞菌、过期变质食品危害、米粉制品食物中毒风险防范等内容,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利用食品安全风险从发现、研判、提出消除措施到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全面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湿米粉生产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运用各种媒体大造舆论,普及食品安全常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切实保障人民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