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垌米场村:培育拓宽稻米“产业链”


■通讯员陆波曾碧玉
  本报讯 今年,金垌镇米场村在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实现业主和农户双收益的基础上,建设集烘干、加工以及包装于一体的生产线,实现产、销一条龙,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收入。
  据了解,米场村年轻劳力外出,村中留守老人、儿童居多,所以不少田地处于闲置。为此,米场村村委会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户的农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水稻,其中,村委会经济联合社种植了200亩,今年整体收成不错。联合社将收割好的稻谷拉到米场村内的金垌镇特亮粮食加工厂,进行烘干和加工。
  米场村党总支书记卢炎说,目前加工厂已有一条烘干生产线投入使用,碾米、精选车间等正在逐步完善。投入使用后,可实现一站式初清、烘干、精选、包装等流程,有效解决水稻收割期间受天气影响晾晒不足、加工不当等问题,可激发群众种粮热情,促进村集体增收。
  卢炎介绍,加工厂计划装四条烘干机,现在装了一条,全部装好之后可以为附近的种粮大户提供服务,一日可以烘干40吨谷左右。加工厂正常运作之后,包括两百亩水稻种植的收入,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0至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