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滨海新区开展主题教育行有方向干有力量

围绕六大产业、十大民生问题真抓实干


本报记者严志强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茂名滨海新区始终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推进该区党员干部全面学、深入学,以学促干,围绕绿色化工、现代物流、能源电力、粮油加工、现代渔业、滨海旅游等六大产业的多个项目招商与建设等重点工作,全力争取完成全年95亿元固投目标任务;同时,聚焦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育儿、交通、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安建设等十个方面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因地制宜丰富学习形式
  滨海新区通过举办读书班、讲专题党课、集中培训、开展专题研讨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目前,已经完成党政领导班子主题教育读书班,分三期举办(累计七场),并对7个专题进行了研讨学习,该区主题教育办公室党员干部征订《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等指定学习用书2000多套。同时,带动7000多名党员利用党员教育平台、微信学习群、学习强国等方式与平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滨海新区205个基层党组织按照就近原则,组织党员到中共电白县支部旧址(严家祠)、冼太故里廉政教育基地等开展红色教育学习100多场次。镇、村共组织开展专题党课200多次,示范带动各级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主题党日活动500多场次,参与党员7000多人。
  值得一提的是,滨海新区因地制宜精心打造了“三个课堂”,切实打通各领域党员主题教育“最后一公里”。开设“流动课堂”,针对外出的流动党员,建立微信学习群和远程会议视频系统连线驻外党支部;针对农村党员、“三新”领域党员,由区、镇、村干部组队深入田间地头、村前树下、企业渔船为各领域党员送学习、讲技术。已为流动党员邮寄学习资料100多套,为“三新”领域党员、年老体弱党员、农村党员讲授专题党课200多场次;开设“船上课堂”,成立了5个海上送学小组,利用渔船返港的时间空隙,开展主题教育“送学上船”活动,依托14个船上党小组,党小组组长带头开展主题教育学习研讨,通过“船上课堂”推动220名渔民党员强思想、增技能,主动传帮带联系1000多户渔民;开设“岸上课堂”,通过博贺渔港党群服务中心,利用渔民党员集中返港节点,组织其参加专题培训。
  注重学习成效主抓项目发展
  滨海新区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与推动中心工作相结合,立足绿色化工底色,面向未来打造独具核心竞争力的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新能源基地以及茂名实施制造业当家的战略高地。
  全力推动绿色化工、现代物流、能源电力、粮油加工、现代渔业、滨海旅游等六大产业发展,主抓东华能源项目、绿能项目、粤西LNG项目、储能产业园项目、国家级渔港经济区项目、“水铁公管”项目等重点工作。
  滨海新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已正式启动,东华能源1.1期项目正式试生产,绿能项目征地工作已完成,吉达港区扩大开放已获国务院批复,公共管廊建成落地,6条油品长输管线加快建设,海昌公园加快推进,西葛驿站即将投入运营。谋划招引储备重大项目7个,总投资规模达1387.5亿元。仅用60天完成绿能项目2025亩征地任务。组织15个项目申报资金54亿元,涵盖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事业、农林水利等领域。
  关注民生实事解决“急难愁盼”
  聚焦解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育儿、交通、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平安建设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建立民生项目清单。滨海新区城镇新增就业706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6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人、促进创业人数46人,分别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的
94.13%92%20%92%完成该区2023计划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235,完成新增公立幼儿园学位27065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为88.8%市相关部门下达滨海新区的“两癌”筛查任务为1100,该区医疗机构狠抓落实,目前已完成宫颈癌筛查1145、乳腺癌筛查11499农村危房改造已完成竣工验收,上级下拨资金26.1元已全部支出,顺利完成本年度改造任务;完成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和残疾人补贴的提标等工作;完成3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600次民生实事食品抽检任务;化解各类信访问题182、疑难复杂信访问题21。目前正在谋划推进“长者饭堂”建设。
  记者还了解到,滨海新区38行政村已完成“村村过关”五个硬指标建设,滨海新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成功入选2024国家级项目。累计发放保障资金3239.559元用于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初次信访一次性矛盾化解率达98.38%2行政村入选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村(社区)入选2023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