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完善机制 民事民议

高州市构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分界镇储良村法治民主议会召集人召集村民代表商议村民事务。

南塘镇彭村村民群众在榕树下议事。

  去年来,高州市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协商议事工作,因地制宜在村(居)委会、自然村设立法治民主议事厅(议事亭、议事角),畅通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引导居民通过协商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增进共识,以“小切口”汇聚村(居)民自治的“大合力”,形成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办、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多层次协商格局,乡村共建共治共享展现新局面。

  搭建平台,架起民事民议新通道
  为了依法有序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吸纳汇聚民智民力,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2022年以来,高州稳步推进村(社区)协商议事工作,制定《高州市开展村(社区)法治民主议事厅建设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政法、民政、财政、司法、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法治民主议事厅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选取南塘镇彭村村、石仔岭街道镇大岭村等作为试点,组织召开现场会,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全市488个行政村(社区)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建设法治民主议事厅,引导自然村(组)因地制宜设立议事亭、论道角、板凳会等场所,搭建起村组两级法治引导、依规议事、广泛参与、民主决策的沟通平台,让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有效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群众自治活力。

  完善机制,规范协商议事标准尺
  高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村(社区)法治民主议事协商全过程,充分发挥党代表、党员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引领法治民主议事会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议事会召集人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担任,负责组织、协调、推进村中法治民主议事进程,引导居民群众依法有序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建立健全村(社区)法治民主议事制度,明确协商议事主体,规范协商议事程序,保障了议事过程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居民群众的表达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明确村(社区)协商事项目录清单,将集体资产管理、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整治、邻里矛盾调处、困难群体帮扶、乡村治理等公共事务、公益事业,以及涉及村(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纳入协商范畴,组织开展“民主协商、一事一议”,大家有意见建议敞开说,村组中的事务由群众商议着办。同时,对经村(居)民协商议事的决定事项,通过村(居)务公开栏、微信群等渠道公示“晒”出来,接受群众监督,推动议定事项落地落实。

  畅通民意,擦亮基层社会治理新名片
  高州各地充分利用法治民主议事平台进行会议商议和表决,把事关居民经济利益、最为关注的事务摆到群众面前,由群众做主说事,保证决策公开透明,协商结果合法有效。据统计,全市通过法治民主议事厅开展议事决策1380多件次。
  比如,高州市“鉴江印象”乡村振兴示范带(西线)建设项目,有10余公里经过南塘镇彭村村,规划将原道路从4.5米扩展至6~8米宽需新增使用该村30多亩土地。期间,彭村村“两委”干部邀请项目建设沿途涉及自然村的党员、村组长、户代表和道路规划代表、施工代表等到法治民主议事厅共同商议,就土地、房屋、果木出让及赔偿等问题征求意见建议。为了彭村村的长远发展,议事会上党员、干部带头献地,最后通过共议共决方式,实现了建设用地由村民无偿提供,高效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最难的用地问题,既调动了村民参与村务的积极性,弘扬了乡村文明风尚,又保障了彭村段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大大提升了村容风貌,便捷了村民的交通出行,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在石仔岭街道镇大岭村,村民有事都习惯到论道角或议事厅(亭)商议讨论,彼此有什么想法或意见建议直接面对面提出,不少矛盾问题也被发现和解决在萌芽状态,该村连续三年被评为“零上访村”。高州市207国道改线工程途经镇大岭村的4条自然村,需要征收涉及800余户村民的220亩土地。今年3月份征地工作启动后,该街道的党员、干部联合镇大岭村干部多管齐下,一方面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宣讲政策,解答群众疑惑,另一方面组织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到村法治民主议事厅商议酝酿,了解群众动态,消除意见分歧,统一思想认识。最后,仅用18天800余户村民就签订了征地协议,该村率先完成了征地任务。
  在石鼓镇九罡村委会光屋村,村民饭后习惯到村中池塘边的一棵大榕树下乘凉、拉家常,榕树下的一角自然而然也成了大家商议村里大小事务的最佳平台。该村组原来有一块属集体的晒场(地堂),后来划分成“豆腐块”给村民管理而逐渐弃用。该村乡贤牵头组织村民群众在榕树下召开板凳协商会,提议将分到户的晒场(地堂)统一收回用于打造小公园,以改善村容村貌,这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同。目前,集众力建成的小公园又成了村民群众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村中有事村民齐商议”的浓厚氛围在光屋村蔚然成风。
  (颜庆明 卓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