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茂名·好心戏台”走进根子柏桥
“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

活动现场。通讯员陈思宏摄
■记者陈珍珍通讯员袁湄
本报讯“群”星荟萃,“艺”彩纷呈。11月25日晚,“中国荔枝第一镇”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文化广场灯光闪耀,音乐悠扬,掌声不断,由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茂名市文化馆承办的“魅力茂名·好心戏台”走进柏桥专场活动正在精彩上演,为根子镇群众带来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
“魅力茂名·好心戏台”群众文化活动坚持以“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唱戏”为举办原则,是我市一项重要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今年5月以来,“魅力茂名·好心戏台”进景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五个墟、乡村开展演出28场次,以“文化+乡村+墟+旅游”的充分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让文化在茂名乡村、墟镇热起来。
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广大群众饱尝文艺大餐
当晚,12个根子镇的节目与茂名市文化馆组织的12个节目同台演绎。广场舞《中国范》用激昂的情绪跳出了充满自信骄傲的精气神;广场舞《新龙船调》以一首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歌,创编了一个音乐旋律欢快的广场舞;粤曲对唱《狄青闯三关》,得到了现场父老乡亲们的称赞;舞蹈《灯火里的中国》,吸引现场的观众观看和鼓掌;歌曲《家和万事兴》《爱我中华》唱到了群众心坎里;演器乐合奏《我的祖国》把演出推向高潮……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充分领略“好心茂名”文化的魅力。
同时,在柏桥大舞台现场还设置了130块的“好心精神·薪火相传”展板,展板内容有冼夫人信俗、国家(省、市)级非遗项目等,旨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冼夫人“惟用一好心”精神以及茂名本土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传承茂名的历史宝藏。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纷纷说:“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晚会,像过年一样开心。”他们希望多举办这样的活动,享受更多文化带来的快乐。
以学促干,以文惠民打通文化振兴“最后一公里”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近年来,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坚持以学促干,以文惠民,送文化下乡赋能各墟的活动开展,推动城市资源下沉,活跃乡村文化建立的体现,更以墟为重要切入点的资源供给体系和城乡文明建设利益联结机制,发挥墟镇对接城市资源、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
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动担当作为,凝心聚力促发展,积极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今年5月以来,“魅力茂名·好心戏台”深入到景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舞台、五个墟、乡村等地,已成功开展演出28场次,联合各区(县级)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文化馆以及镇村等单位组织节目480个,参与演员33705人次,受惠群众105800人次,备受社会好评以及广大群众喜爱。
“文化从群众中来,就要回到群众中去,才是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呈现。”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局将持续发力,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植根基层、贴近百姓,更接地气,让更多的群众能看到并且参与到“魅力茂名·好心戏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走深、走实才能打通文化振兴现代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