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抢抓重大项目机遇 奋力拓展经济纵深

特约评论员蔡湛
向海而兴,奋楫扬帆。继今年九月我市投资最大的民营工业项目东华能源烷烃综合利用项目一期(I)成功试产,生产出合格聚丙烯等产品后,总投资300亿元的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破土动工,2026年底投产后每年增加200多万吨化工产品,拉动下游石化产业增加产值1500多亿元。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战略支点。以重大项目落子我市为契机跑出发展加速度,推动茂名在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中实现综合实力整体跃升,是我们肩负的责任担当。城市崛起的窗口期转瞬即逝,发展机遇不容错失,应当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紧迫感,抢抓重大项目机遇,从三方面发力拓展经济纵深。
调整产业布局,拓展“空间纵深”。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不仅推动传统企业向新型工业化企业转变,再造一个新时代茂名石化,而且拓开绿色化工产业更大空间,使茂名主导产业基础更厚实、技术更先进、特色更鲜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只有顺应发展大势,因势而变,与时俱进,实现主导产业的华丽转身和创新突围,才能保持勃勃生机,在搏击市场风云中挺立潮头。纵观国内外一些从资源开发起步的城市,由于没有摆脱单一依赖资源发展模式的羁绊,错失产业转型升级良机,结果产业与城市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而茂名石化产业始终保持旺盛活力,得益于抓住历史机遇,实现三次跨越发展,成功转型升级,创造了产业兴旺城市繁荣。因此,坚持产业定位,拓展产业空间,必须立足于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赛道,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做优做强产业园区,为优秀企业和优秀项目落户茂名打造施展作为的更大空间和良好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拓展“规模纵深”。石化产业是我市规模最大、根基最深、对下游产业拉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建设100万吨/年乙烯、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等16套装置,将为乙烯后加工和精细化工发展提供丰富油气资源。其中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结合茂名高新区需求,开发茂金属聚乙烯、环氧丙烷、ABS树脂、环保合成橡胶等高端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原料,不仅有利于调整石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而且为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学品提供了资源支撑。尤其是石化大项目提升了氢气产能,为我市发展氢能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应当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氢能产业布局。乙烯后加工和精细化工具有加工链条长、增值空间大的特点,按国际公认的增值空间可以达到1:10,而目前我市只有不到1:1,发展前景极为可观。因此,与重大项目同步规划有序推进,发挥石化资源“隔墙供应”优势和龙头企业虹吸效应,推动乙烯后加工和精细化工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益、更大体量的方向迈进,是承接重大项目辐射,扩大“榕树效应”,打造新的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的关键所在。
坚持创新驱动,拓展“价值纵深”。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常常体现在对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是广东省和中国石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重点项目,不仅设备国产化率达98.65%,而且采用多项中国石化研发先进技术,多套装置达到先进水平,为我市石化产业树起向创新要效益增价值的标杆。目前,国内石化市场结构性矛盾突出,低端产品和大路货供过于求,而科技含量高的化工新材料供不应求,仍有三成左右依靠进口。因此,聚焦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韧性,以创新驱动推动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是石化产业拓展价值纵深的重要一环。创新对产业链价值提升的撬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我市一家民营化工企业利用石化大企业资源和技术研发市场紧缺的炼油催化剂、添加剂、化工新材料等,实现了产品增值,跻身茂名民企纳税十强行列,就是对此富有说服力的例证。可见,拓展产业价值纵深,要打造龙头+专精特新梯队,聚合产学研力量,构建区域特色产业集群,锻铸核心竞争力,依靠创新突围突破,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建设具有强大应变能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