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街道党建引领微网格+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张伍通讯员刘韵瑶
近年来,高州市金山街道在党工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立足小网格、融入微服务、发挥大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十项重点工作提质增效,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建立好心网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该街道设立1个综治网格管理中心、把街道各村居划分为77个网格,每个网格至少配备1名网格员,将网格化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为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实现满足居民诉求更精准、更及时,积极开展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
微网格+反诈,合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落实网格员反诈责任,通过进村入户走访排查滞留境外人员。今年以来,该街道国务院联席办下发滞留境外人员共2人,已劝返或核减2人,劝返率或核减率100%。现存滞留境外人员共0人。今年以来,该街道查处两卡人员38人,下发户籍地两卡线索16条,核减13条,经核实属于该户籍地线索15条,机场拦截人员2人,最大限度压发案、降损失。
微网格+禁毒,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
该街道党政主职亲抓亲管,实行“清单式”整治,层层压实责任,设置街道禁毒专员和专职禁毒社工,各村(居)共配备禁毒网格员,投入资金25万元。实现网格化宣传,全面营造禁毒氛围,按期完成全年禁毒宣传“六进”任务86.8%,辖区所有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八个一”完成率82%。
微网格+未成年人保护,切实保护未成年人
该街道结合网格化管理,实行帮扶措施,网格员将会定期入户走访未成年中的重点人群,金山街道未成年人中的重点群体共有3类,分别为单亲子女27人,智障女童(18周岁以下)10人、留守儿童10人均已落实3+1帮扶结对,同时该街道对生活困难、经济紧张的重点群体进行资金帮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微网格+精神障碍患者服务,强化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实行“三位一体”包户,动员网格员对全街道范围内在册和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一次“地毯式、全覆盖”排查,掌握底数信息。今年以来,该街道已办理特殊门诊53人,其中使用长效针剂治疗35人,脱针12人。
微网格+殡改,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该街道实行网格员信息共享机制、抓线索、及时收集死亡、病危人员信息,及时处置,防止个别偷葬风险,利用宣传车、“村村通”广播、横幅、标语、微信群、大小会议等形式宣传殡葬改革的有关法律法规。
微网格+行政执法,多方合力整治违法违规建设
实行网格化防新增,多方力量强排查,执法办专职巡查队和片区网格员坚持每日巡查,排查自建房安全隐患,督促做好施工安全防护措施。该街道今年以来,开展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立案查处“两违”案件12宗,拆除违法建设8宗,拆除面积约8900平方米。坚决遏制公路沿线违法建筑和乱搭乱建行为,高水路段沿线“两违”整治累计拆除19宗,拆除总面积约4100平方米,拆迁公路沿线集装箱55个、蜂箱18个、清理场地杂物600多平方米。
微网格+交通安全,实行交通安全管理全覆盖
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及隐患网格化整治工作,发动网格员在本网格范围内针对重大节日、师生假期等提前落实交通管理措施,开展“两站两员”交通安全劝导和宣传工作。今年以来,金山辖区内涉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亡人事故同比大幅下降约65%。
微网格+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
严格落实网格片区整治责任,该街道组织网格员对重点群体开展“问题”和“苗头”的定期排查和梳理,及时将反黑情况和线索报送扫黑办,扫黑办将组织辖区派出所、综治办对线索进行核查,通过群防群治力量定期对出租房屋、“散乱污”企业、违法建设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清理整顿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清晰,切实为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今年接高州市扫黑办移交的1条问题线索,现已结案。
微网格+“平安大走访”,访出民意解决难题
该街道通过全覆盖的走访服务网格无缝对接解决群众,系统推进平安建设“两度一率”提升、扫黑除恶、防范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在基层末端落实,今年以来,该街道排查矛盾纠纷230宗,开展平安建设等各类宣传活动16场次,利用微信群发送相关宣传信息4200余条。
接下来,该街道将继续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有效路径,优化网格管理措施,着力打通基层网格治理神经末梢,以微网格助力精细化治理,释放出“小网格”内的“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