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林头镇大群村

红白理事会+积分制共筑文明新风

本报记者陈莹莹


村干部向村民讲解红白理事会章程。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颜东摄

  干净整洁的道路,井井有条的院落,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走进电白区林头镇大群村,处处都有新样貌。村民们惬意地围坐在家门口拉家常,孩子们在不远处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上嬉戏玩闹。向上向善、和谐有序的文明新风得益于大群村这些年来乡风治理、移风易俗的成效。
  近年来,林头镇大群村把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明的重要内容,宣传孝善美德,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积极引导群众摒弃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陋习,持续增强群众讲德、守德、修德的意识,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力量。
  红白理事会助推乡风大文明
  中秋、国庆假期是农村筹办婚礼的高峰期,大群村红白理事会的工作人员分外忙碌,既要接待办理结婚登记备案的居民,还要去了解其他准备“办事”居民的动态,协助其操办婚宴。为了倡导村民举办简约婚礼、抵制高价彩礼,大群村红白理事会多次上门寻找家属做思想工作,耐心讲清大操大办的弊病和新事新办的益处。经过沟通,村民们同意按照制度章程办理婚事,不铺张浪费,一切从简。“以前村里办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大家都觉得‘人情债’不好还,自从村里设立了红白理事会,规定了红白事的办事流程,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大大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大家都很支持。”提起红白理事会给大群村带来的变化,村民黎大姐赞不绝口。
  近年来,大群村将红白理事会作为推进乡风文明的有力抓手,全面健全和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以“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小办”为落脚点,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大群村红白理事会制定了一条条革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新举措,村民自觉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并按照规定程序报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将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积极引导村居民转变思想观念,摒弃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俗,争做弘扬时代新风的践行者。”
  小积分发挥大能量
  “一块肥皂、一瓶洗洁精、一袋抽纸……东西不多不贵,对群众来说,却是一种荣誉、一种导向、一种认可,很有意义。”走进大群村的积分超市,各类生活物品摆放整齐,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兑换。
  为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群村积极探索“积分兑换制”文明治理模式,落细落小积分细则,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等内容均纳入积分范畴,逐条赋分,推动乡村治理由“要我参与”转化为“我要参与”,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没想到遵守文明规则,还能得积分换礼品,这样可以让我们老百姓更加积极地改变自身的言行。”村民龙伯和妻子一直相敬相爱,和睦邻里,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老人的丧事一切从简,儿女嫁娶也未盲目宴请,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当中,积攒到了不少积分,是积分超市的常客。
  以往,村民们观念较为落后,喜欢讲究攀比和排场,宁可丢了“里子”,也不能输掉“面子”。现在伴随着“积分制”的推行,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移风易俗的主动性。“通过积分兑换,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争做文明村民,我们村的风气也越来越好”。村民梁大姐开心地说。
  文明风尚巧宣传
  “移风易俗就是要革除炫富攀比,杜绝铺张浪费等歪风陋习……”在大群村,一场移风易俗宣讲活动正在进行中,工作人员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理念,鼓励大家摒弃陋习,养成良好习惯,自觉抵制身边“违规操办酒席、低俗婚闹、厚葬薄养、高价彩礼、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文明行为。
  为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提高村民讲文明、树新风的思想意识,大群村把移风易俗与群众文化活动、文明乡风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大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重要作用,以此培养群众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破除陈规陋习,崇尚科学文明,不断凝聚起“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社会正能量。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LED电子屏等,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大群村党支部书记梁丈表示,“大群村将进一步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组织开展有力度、有温度、有特色的移风易俗活动,让移风易俗浸润群众心田。”
  移风易俗成为潮流时尚,文明之花遍地开放。如今的大群村,文明新风吹遍各个角落,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逐渐成为新风尚,一个更加文明、富裕、和美的新农村正阔步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