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人社局:

“定制式”服务暖民心促发展


■记者梁雪玲通讯员邓海宁
  董天忠
  本报讯今年以来,化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点任务,以模范机关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创新实施“定制式”服务,通过“局党组问单、机关党委派单、业务股室接单、党员干部领单、群众评单和综合股督导核单”的方式,创新性地开启人社领域公共服务的新模式,让化州人社系统党建工作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定制式”就业服务,激活兴企富民“新动能”。以擦亮“温暖人社”党建品牌为目标,针对企业用工难、群众就业难等突出问题,转变工作理念,创新举办“定制式”退役军人、妇女、“圩日”专场招聘会,把招聘会搬到群众家门口,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和挣钱顾家两不误;聚焦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开辟补贴绿色审批通道,真金白银为企业“输血活脉”,累计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资金890多万元。
  “定制式”社保服务,创建公共服务“新样板”。聚焦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全方位推进“省心、舒心、暖心、放心”的“四心服务”,倾力打造“一窗通办”“掌上社保”“绿色通道”的亲民便民社保服务窗口,在社保服务大厅设施有“暖心茶”、“一窗双屏”、粤智助服务机、雨伞机、手机充电台等便民设施,倾力打造亲民便民服务窗口;开展社保服务送到家、送上门的“定制式”上门服务,组织党员干部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进行资格认证552人次,群众好评率达100%。
  “定制式”人才服务,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精准服务化州市高质量发展“招才引智”,全力打造“人才—引进—服务”“闭环式”服务新模式,在“引”字上发力,创新方法引进乡土人才3200多人,招聘各类事业人员900多人,引进81名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留”字上用心,有针对地开展引才慰问、健康管理,开通“绿色通道”,优先解决随迁家属户口、就业、入学,确保人才干得开心、住得安心、生活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