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产业兴旺的“柏桥实践”解锁乡村发展的“振兴密码”

“柏桥讲堂·千名村书记话振兴”(第二期)活动举办


本报记者曾金妍
  10月17日至18日,“柏桥讲堂·千名村书记话振兴”(第二期)活动在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举办。300多名来自广东省部分地市及我市优秀村党组织书记齐聚“柏桥讲堂”,通过专题授课、现场参观、交流研讨等形式,以思想碰撞谈思路、出对策、谋发展,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真理力量,共同探讨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柏桥实践”,走稳走好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授课分享中找到乡村振兴“金钥匙”
  自“柏桥讲堂”开设以来,来自各行各业的45万多人次走进柏桥,沿着总书记的光辉足迹,接受深刻的思想洗礼,感悟真挚的人民情怀,感受生动的柏桥实践,柏桥讲堂已经成为思想教育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宣传茂名的窗口。
  18日上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许正中以“乡村产业兴旺”为题,从数字农业成为经济发展新赛道、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新战略等方面进行授课,与300多名村书记面对面交流辅导,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领头雁”赋能充电、指点迷津。
  在交流分享会上,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与大家一起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柏桥村的路线、场景,交流柏桥村发展的经验、做法。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高州市丰盛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达为围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带农,把“土特产”发展成“大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作了精彩分享。
  此外,广州市从化区吕田镇莲麻村、佛山市顺德区北浴镇黄龙村、清远市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以及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书记分别结合总书记亲临考察后的变化以及在柏桥村的所见所闻所想,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等方面作了经验交流。
  在交流分享中对标先进、拓展思路,在学习思考中增长见识、寻找差距。村书记们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也是一次求取真经的收获之旅,醍醐灌顶的专家讲授,受益匪浅的精彩分享,让大家收获满满,找到了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在交流学习中激发产业发展“新灵感”
  17日下午,300多名村书记沿着“柏桥讲堂”精品路线,带着饱满的热情先后深入中国荔枝博览馆(如图本报记者丘立贺摄)、甜美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根子镇荔枝种植园、根子镇柏桥农创园(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等地现场参观学习交流,学习柏桥村做好荔枝“土特产”文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荔枝产业链上建立综合党委等实践成果,大家边走边看、边学边悟,并结合自身岗位进行对比思考,在分享交流中互学互鉴。
  “这两天的学习行程紧凑,收获很大,我们对未来发展目标更清晰了,对荔枝产业发展前景信心更足了。”高州市大井镇木广垌村党支部书记廖辉表示,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借鉴学习,木广垌的桂味荔枝产业目前还只停留在第一产业阶段,主要以鲜果采摘,销售为主,下一步也想学习借鉴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过联农带农帮农,实现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增收渠道,让更多群众致富。
  信宜市白石镇官山村党支部书记邓高笋表示,聆听全省各地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的经验分享,深切体会到走稳走好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定要做大做强当地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我们村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蕉芋粉,有落差100多米的瀑布,还有800多年的古树,接下来我们要深挖本地特色旅游资源,擦亮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化提升人居环境,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沿着总书记走过的足迹,我们实地参观了中国荔枝博览馆、根子镇荔枝种植园、根子镇柏桥农创园等地,进一步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茂南区公馆镇蒲炉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梁祖富说,将以此次“柏桥讲堂”活动为契机,锚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做好“土特产”文章,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除引导村民做好罗非鱼养殖外,还要挖掘村中现有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引入容易生长的经济作物,盘活“庭院经济”,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切切实实为群众增收致富,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感受产业兴旺的“柏桥实践”,解锁乡村发展的“振兴密码”。“柏桥讲堂”激发了村书记们做精做深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内生动力,增强了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决心,拓宽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为更好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