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守护绿水青山与碧水银滩

市人民检察院举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主题开放日活动


■记者严志强通讯员于兵万王晓洁
  本报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司法保护,凝聚保护合力与共识,9月26日上午,市人民检察院举办“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检察开放日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环境保护领域专家、“益心为公”志愿者及媒体记者等20多人走进市检察院,零距离、面对面了解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携手守护美丽茂名。
  活动中,嘉宾、代表先后参观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案件管理中心和院史馆,观看了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专题片。在随后召开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闻发布会中,茂名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黄兵国主持会议并通报全市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三级高级检察官张煜忠、第四检察部负责人仲江回答了本报记者以及其他媒体记者提问,通过数据、案例展现了市检察院守护茂名绿水青山、碧水银滩的“成绩单”。
  据介绍,2020年以来,茂名市检察机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立足检察职能,以行政检察公益诉讼为主抓手,以民事检察公益诉讼为突破口,以协同共治为立足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以法治力量守护茂名绿水青山,有效助力绿美茂名生态建设,共立案办理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07件,办案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其中,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检察建议典型案例1件,广东省政法系统“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2件,最高检涉农检察指导性案例1件,全国检察机关“千案展示”案例1件,海洋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经验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
  参会嘉宾、代表纷纷表示主题开放日活动意义非凡,坦言检察工作其实也很“接地气”。全国人大代表阮阳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活动了解了茂名市检察机关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的初步成效,也体会到了检察机关聚焦人民关注的生态环境领域问题,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坚定决心。她希望茂名市检察机关持续推动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扩大检察公益诉讼影响力,打造具有茂名特色的检察公益诉讼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