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白领“回跳农门”、山区农民登上直播间……
新农人新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讯 都市白领“回跳农门”,山区老农登上舞台直播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今年以来,信宜市不断加大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培养力度,持续壮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服务当地的“新农人”队伍,并在政策、企业落户、发展用地上给予大力支持。一批又一批“新农人”扎根农村、深耕农村,将个人理想和目标融入到乡村振兴发展中去,让农业经营实现更大效益,让农业产业更有奔头,赋能了“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宜市466名“新农人”牢牢抓住这个机遇,主动跳出“舒适圈”,将所学新技术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赋能“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金秋九月,水口镇飞马村瓜果飘香。山上果林,漫山遍野的沃柑,硕果累累;山下果园,层层叠叠的黄金百香果,果满枝头。该镇新农人、元冲家业种养专业合作社社员甘龙生,正在指导着果农进行沃柑、黄金百香果的电商精品果管理,满怀期待新的收成。
甘龙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之前一直在珠三角工作,常惦念家乡发展的他,瞅准乡村振兴发展机会,放弃在外高薪工作,全身投入到家乡的现代农业发展中去。去年以来,他与合作社成员出谋划策整合了飞马村50多户种植户300亩沃柑树,经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品质,并通过直播带货,带动果农取得了好收成。今年3月份以来,合作社又从省农科院引进钦蜜9号黄金百香果,带动群众取得良好收益。对于未来发展,甘龙生充满信心和期待。
在北界镇结坡村广阔的田野上,新农人、结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辉,戴着草帽行走在稻田间,进行水稻生长监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去年以来,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林辉率领群众发展种植300多亩红米黑米,总产量9万公斤,实现总体收入63万元。今年以来,林辉引导村民做好撂荒工作,进一步扩种红米黑米350亩。
为将种植出来的高品质红米黑米销售出去,实现农产品变现,在千头万绪的农村工作之余,林辉“强迫”自己学会了直播,并硬着头皮上阵该村直播间进行直播带货。
笔者了解,今年以来,通过该村直播间已助力北界镇销售出去红米黑米2000多件,打响了品牌,推动线下红米黑米销售1.5万斤。现在该村直播间不仅是销售红米黑米,北界镇的柚子、荔枝等特色水果也上了直播间,推动特色农业发展壮大。
直播卖产品,做大产业,在信宜市还有一群年轻大学生,他们毕业后“跳回农门”,利用新技术新概念新模式带动家乡发展农业。
去年以来,信宜市林世隆、曾宪文、阮康梅等几位新农人成立了广东(满姨)营养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并且与丁堡镇签约乡村振兴合作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通过免费发放种子、技术指导,首次带动丁堡镇群众利用冬闲土地进行大头菜种植,实现了20多万公斤的产量,并以1.4元每公斤的保价回收,让不少群众在家门前实现了增收,也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在丁堡镇也有另外一家令人瞩目的农场,老农场主刘汉冲经过专业培训成为一名新农人后,转变创业思维,充分利用便利交通优势以及场地,种养结合,以农耕体验为主开创了一个多元化亲子农场。 (王庆珍 黄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