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南区公馆镇奋力创建国家卫生镇
聚焦群众所期所盼 不遗余力优化环境
■记者王霞通讯员刘丹蕾曾小清
本报讯2022年,茂南区公馆镇吹响了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攻坚号角,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最高目标,将创建国家卫生镇,作为一次提升镇容镇貌的机遇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开启了破茧成蝶、凤凰涅槃的旅程,全镇上下为改善镇容镇貌、村容村貌,创建国家卫生镇不遗余力,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卓有成效的创建活动,全镇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党建引领
完善创卫工作体系
公馆镇党委政府将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动,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镇创卫工作。压实各职能部门、各村(社区)、机关单位工作责任,形成你追我赶的创建氛围。推行“党建+创卫”模式,制定《公馆镇圩“门前三包”责任制党员先锋岗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推动创建国家卫生镇各项工作有力实施。把创建国家卫生镇建成区划分为10个网格,实行分工到人、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共创共享
让文明深入每个角落
公馆镇广泛发动全民参与,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宣传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在镇主干道采取电子屏、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报、分发小册子等多种方式宣传创建国家卫生镇重大意义,组织网格志愿者进家入户发放《致公馆全体居民的一封倡议书》和《商铺整改通知书》一万多份。以健康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控烟、卫生知识等宣教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维护周边环境卫生,有效提高对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可度,营造了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创建国家卫生镇的浓厚氛围。目前,该镇在主干道增设创建国家卫生镇宣传栏12个,固定宣传标语80处和入户派发环保袋宣传册2000余个,“公馆是我家,创卫靠大家”逐渐成为全镇人民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综合治理
让圩街有“颜值”增“气质”
该镇组织行政执法、市场监督等职能部门在全镇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环境秩序综合治理工作,持续对背街小巷、居民社区、单位庭院等可视范围内的“十乱”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同时,督促临街商户自觉履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维护门前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组织供电所和三大通讯运营商对圩街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公共场所、周边村的三线进行整治,有效改善“乱拉乱搭”现象,着力打造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的美丽宜居环境。对辖区小餐饮、小旅馆、小美容美发等“六小”场所规范治理,落实“六小”场所证照和上墙制度公示,营造规范有序经营环境。聘请专业防治公司进行病媒消杀,科学定点设置灭鼠毒饵站和下水道防蚊闸,有效抑制病媒生物传播,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加大投入
全面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水平
开展国家卫生镇创建工作以来,公馆镇累计投入约45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与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改造升级农贸市场,市场内外干净整洁,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商品分类划行规市,摊位分布合理规范,“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改观。实现主次干道黑底化、背街小巷道路硬底化、镇区路灯亮化,在镇区主次干道两侧铺设大理石人行道砖,美化沿街店面外立面,进一步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
专项整治
构建城镇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体系
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实现污水管网的无缝衔接,使污水入管、雨水入河,真正实现“源头截污,雨污分流”,从根本上解决困扰镇区周边多年的污水排放问题。全面落实垃圾有偿清运制度,配备自动化提升作业的垃圾转运车和环卫保洁员,统一规范垃圾收运处理,日均生活垃圾转运量约50吨。在建成区内设置2个公厕,均达到二类标准,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做到地面、墙壁、厕位、周边净,无溢流、蚊蝇、臭味等要求,确保公厕的正常使用。
创建国家卫生镇是公馆当前和将来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必定聚焦群众利益,回应群众期盼,扎实做好创建国家卫生镇各项工作,把该项工作成果转换成群众幸福指数,把公馆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