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党员突击队25支,成立临时党支部21个,9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1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汛抗灾队,4641个组团式服务团队迅速下沉一线走村入户,排查风险,转移群众

四万名党员干部奋战防汛抗洪救灾一线

电白区


麻岗镇双目村党员干部及时对河道内异物进行清理。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潘宇丽通讯员丁彦
  本报讯受台风“海葵”残余环流影响,近日,电白区出现持续强降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记嘱托,冲锋在前,全力奋战在防汛抗洪救灾一线。

  党组织筑牢抗洪防汛堡垒
  9月10日3时,电白区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该区各级党组织紧急行动、迅速组织力量、现场指挥调度,确保防汛有力、抢险有效、救灾有序。
  区委、区政府靠前指挥,区四套班子成员严格落实责任对接“三个联系”工作制度,第一时间对接挂钩联系镇(街道)三防责任区,督导防御强降雨工作,指导落实临灾重点人员转移对接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岭门镇党委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原则,镇领导班子、值班干部以及各村党组织书记坚持24小时值班,随时调度掌握全镇18个村(社区)的汛情,以便迅速作出应急处置。
  电海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优势,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迅速召集51个服务团队383名团队成员提前做好防风抗汛工作部署,针对危旧房屋、低洼地带和危险边坡等重点区域加强查险排险,及时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
  电白区第一时间建立起区级领导干部包镇(街道)、镇(街道)干部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片、党员(网格员)包户机制,层层压实防汛救灾责任,各级党组织迎难而上、逆“水”出征,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筑起了坚强“战斗堡垒”。

  党员干部勇当防汛急先锋
  越是面对灾害,越是检验担当。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电白区4万余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始终战斗在防汛抗洪救灾最前沿。
  沙琅镇党委书记何基在各村险情出现后第一时间带队冒雨赶往河口、坡富等村现场实地视察洪水水位险情情况,要求对所有险工险段落实好守岗巡查,安排专人值班等维护河堤和河道行洪的安全隐患措施。
  望夫镇党委书记戴伟军针对辖区内道路4处发生山体滑坡,第一时间带领105名镇党员干部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灾工作,对滑坡现场拉好警戒线进行封路,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道路疏通。
  观珠镇沙垌村“两委”干部下乡排查发现,屋背塘村有两户人家因排水不及导致水浸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动和沙垌村党支部书记杨水清立即带领应急办、值班人员到现场开展救灾,调度挖掘机迅速疏水排水,及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众志成城凝聚多元力量
  黄岭镇210个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队伍1538人齐动员,全体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网格员等联合深入基层一线,紧急排查危险区域临险人员、城乡易涝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风险区域,实地查看居民家中墙体、屋面渗水情况,加大对辖区老旧房屋和危房区域的排查力度,并快速做好河堤修复、低洼路段防护等防御措施。
  在电白区,21个镇(街道)党(工)委338个村(社区)的党员干部日夜开展监测巡查。截至9月10日,该区有4万余名党员干部参与防汛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25支,在防汛救灾一线成立临时党支部21个,94名驻村第一书记和21个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就地转化为防汛抗灾队,4641个组团式服务团队2万多名服务团队成员迅速下沉一线走村入户,排查风险、转移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