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发展各类月饼生产企业240多家,2022年月饼产销量达33亿元,从业人员超15万

茂名月饼:品质创品牌 营销有章法

本报记者梁雪玲


  距离今年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茂名的应节食品月饼及馅料已迎来了出口旺季。日前,在茂名海关监管下,一批货重960千克、货值7.7万元的月饼首次出口大洋洲。据茂名海关统计,截至8月4日,今年该关监管茂名月饼及馅料出口货值超300万元,主要销往北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
  近年来,茂名月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饼企数量、产量、品种、品牌均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稳坐中国月饼的头把交椅,荣膺首个“中国月饼名城”,是目前中国月饼界最高荣誉。茂名月饼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走出国门远销海外。从2009年开始,茂名每年向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月饼及月饼馅料达100多吨。茂名月饼产销量以10%-20%的年增速增长,2022年产销量已达33亿元,从业人员超15万人,茂名月饼产业正行进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
  月饼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包括月饼在内的食品加工业发展,市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听取食品产业发展情况和对食品产业发展做出部署,并不定期深入食品企业开展调研协调解决企业存在问题。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食品加工产业行动计划,举办了各类食品展销会,开展重点项目和食品工业园区服务。
  2016年,茂名日报社、市食品行业协会联合发起创建“中国月饼名都”,随后我市成立由市工信、商务、市场监管、文广旅体、工商联等14个部门(单位)组成的创建中国月饼名都工作协调小组。同时邀行业专家、高校学者共同为茂名月饼行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形成了推动月饼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为引导月饼生产企业规范生产,保证月饼产品质量,2018年6月,我市制定了全国第一份《广式月饼工艺流程规范》团体标准,并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于同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提高我市月饼生产企业的品牌意识,推动月饼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市相关部门合力打造月饼行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出台了《茂名市打造月饼行业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共建共治工作机制,从源头把好质量关。目前全市月饼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配备率达100%。近三年来,全市月饼抽检合格率都在98%以上。
  近年来,我市还通过打造“高凉菜系”,让月饼“小特产”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许多农民通过参加“粤西高凉系列月饼制作”技能培训,学习月饼制作工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目前,全市获得月饼专项技能考核合格证书的技术人员超5000人,全市拥有4名“广东月饼鉴评大师”(全省共5名)、110多名“广东月饼鉴评员”、60多名“焙烤类内审员”。
  茂名月饼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突围。至目前,茂名月饼产业已形成相当规模。全市有各类月饼生产企业240多家,数量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有50多个“广东省名牌产品(月饼类),月饼品种100多个,主要有伍仁、金腿、伍仁叉烧、豆沙、莲蓉月饼等,特别又以金腿五仁类月饼扬名在外。自2016年以来,茂名月饼产销量以10%-20%的年增速增长,2022年产销量已达33亿元,从业人员超15万人。2018年,茂名市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月饼名城”荣誉称号。茂名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今年3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将茂名月饼写入了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目录。
  月饼龙头企业群不断壮大
  近年来,我市积极支持海龙阁、嘉豪轩、粮丰园、丽登、琪昌、大橘、金池、橘洲、高城果香等食品生产企业发展壮大。首先是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扩展企业对外合作交流。如今年5月11日,我市组织数十家龙头月饼企业参加第26届中国烘焙展览会(广州),现场展出具有茂名特色的金腿五仁、田艾月饼、金桔月饼、鸡丝月饼、拖罗饼等数十个品种,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品尝,并有部分客商当场与月饼生产企业签订经销合作意向。其次是鼓励企业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开发月饼新品种。我市印发了《茂名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行动方案(2022-2025年)》,鼓励小升规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如广东海龙阁饼业有限公司通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合作,在原有月饼品种的基础上,研制出各式陈皮金腿五仁、黑松露金腿、拖罗、金桔、流心奶黄等月饼品类;茂名市嘉豪轩食品有限公司冻干荔枝冰皮月饼制作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品质评价获得2022年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大专项+任务清单”)立项等。
  我市每年还举办各类月饼特色文化活动,提高月饼知名度、美誉度,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大力扶持企业发展。近年来,茂名嘉豪轩、海龙阁、粮丰园等月饼生产企业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推陈出新,在月饼的口味、造型、包装等方面下功夫,以减糖、减油、款式、定制等多元创新吸引顾客。制作技艺更是精巧,皮薄馅足,外观饱满周正,口感细腻,深受海内外消费者喜爱,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茂名月饼走向全国香飘海外
  近日,在海关的监管下,茂名一批中秋月饼出口大洋洲,拉开了今年中秋月饼出口的序幕。
  为支持茂名月饼“走出去”,让更多的海外食客享受到安全美味的“茂名味道”,茂名海关坚持强化监管优化服务,通过“讲政策、送信息、听意见、解难题”,向企业做好政策宣讲,引导企业用好RCEP政策红利,开拓新兴市场。该关对企业遇到的难题第一时间回应,帮助企业有效应对国外检验检疫措施,推动产品顺利进入国外市场。针对国外对含蛋月饼的严格兽医卫生检疫要求,为企业做好进口国相关标准解读,指导企业重点落实原辅料监管,从养殖场检疫、蛋黄前处理到加工工艺严格把关,在源头上确保产品符合进口国要求。
  作为茂名率先走出国门的月饼企业——广州酒家集团粮丰园(茂名)食品有限公司,为了达到出口欧美国家的标准,从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入手,从原料到馅料再到月饼,全程制定自己的生产标准,自主把控生产。并建立产品检测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设备等,加大对原料和产品的食品安全把控,严把食品添加剂和兽药残留、农药残留检测关,保证月饼从源头到餐桌的安全,保全食材的色香味,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茂名月饼企业开始向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出口月饼和月饼馅料,到2022年海外市场已经拓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出口月饼及月饼馅料达100多吨。
  月饼名城:像卖荔枝一样卖月饼
  日前,茂名通过了“中国月饼名城”专家复评。令专家印象深刻的是,短短五年间,茂名饼企从160多家增至240多家,从业人员从10万扩到15万多。产量几乎翻了一番,省级以上品牌多了20多家。
  处于上升期的茂名月饼产业有着广阔的进取空间。如何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茂名荔枝这个“土特产”优等生提供了最实用的示范。
  茂名是出了名的荔枝之乡,今年全市荔枝产量超62万吨,比去年增产近8万吨。茂名发挥特色优势,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协同发力,鲜果销售增量近8亿元,收入88.5亿元,在丰收之年实现了增收。
  连续四年在茂名举办的中国荔枝龙眼产业大会,今年更是拓展举办中国国际热作产业大会。政府做东,四海宾客云集茂名,带来了人气财气,触发了新商机。文化赋能、定制服务、多元加工……伴随业态的丰富、链条的延伸,荔枝产业不断向价值更高的方向跃升,形成了一套有迹可循的经验路径。
  刚启幕的“十万电商卖茂名月饼”,正是从“十万电商卖茂名荔枝”借鉴复制而来,今年茂名荔枝电商销售增长,凸显了电商带来的消费新活力。
  “应当学习荔枝营销造节日、树品牌。”茂名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蔡活认为,政府牵头统一行动,有利于形成合力把“中国月饼名城”的区域品牌打出去。
  经过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像卖荔枝一样卖好茂名月饼”已经成为我市各级政府部门、月饼企业界的共识。当下,全市上下从卖荔枝、卖龙眼的齐心行动迅速转换到卖月饼上,掀起又一轮“土特产”营销高潮。当前,我市月饼行业正积极谋划引导企业创新、制定指南和标准等5大方式推动定制消费,更多月饼生产企业也正在月饼零食化、西饼化、品牌化的赛道上奔跑,塑造特色提高月饼市场竞争力。
  此段摘选自南方+《茂名大道:月饼名城的进阶路:像卖荔枝一样卖月饼》(作者:刘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