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王如晓(市区)
  日前,茂名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了我市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并深入学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就我市耕地保护问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坚决扛起耕地保护的重大政治责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会议强调,持续加大违法建筑整治力度,确保耕地只增不减,以务实管用的措施抓好问题整改,对照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进出平衡和违法占耕地等指标要求查缺补漏,更好地促进耕地保护任务落实到位。
  不可否认,近段时间,全国多地相继出现“鱼塘里长出工厂”、“麦田里长出高楼”、“禾田里长出别墅”的现象。这一起起典型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案件,而且有的案件被群众多次举报,均未得到有效处置,有关单位部门互相扯皮推诿,令群众失望,令人触目惊心,性质十分恶劣,充分暴露了部分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淡薄,法纪敬畏缺失。以案为鉴,再次敲响加强耕地保护、确保粮食安全的警钟。
  览古观今,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来看,我们的祖先一直把耕地和粮食生产当作命根子。“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从国办重磅出台《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再到去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这些关乎国家民生福祉的大动作,旨在“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为夯实大国粮仓“耕基”提供有力支撑。正因此,各地在耕地保护方面就应该“斤斤计较,不让分毫”。
  我们在各种媒体中经常看到,有的地方违规占用基本农田进行房屋建设,进行厂场建设、商场建设等,有的未批先建、不听处罚、突击抢建。更有甚者,有的地方违法圈地,大办农庄,变相建造私家花园。众所周知,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绝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这样才能保证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为何各地一再出现违规占用耕地之乱象呢?笔者认为,问题背后,利益驱动是主要原因。比如有的人在承包耕地时本身就是为了建项目、赚快钱,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这便在意料之中。再比如,有的地方以“建设美丽乡村”之名,大搞面子工程,违规造林绿化、挖湖造景,违规放任开发商或老板搞变通建造旅游点、休闲娱乐饮食场所等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些党员干部法纪意识淡薄,主体责任缺失,日常监管不严的原因外,可能还存在贪污腐败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追查原因,严肃查处。耕地问题容不得半点闪失,为子孙后代计,对违法占用耕地行动就要“零容忍”,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耕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员干部特别是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要站在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高度,充分认清保护耕地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增强抓好耕地保护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做到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严格执法,从严从实推进耕地全过程管控,坚决守住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
  天下悠悠万事,老百姓吃饭为大。唯有念好耕地保护“紧箍咒”,织密监管“防护网”,才能端牢中国饭碗,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