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为群众解难题献实策

市人大代表到信宜市开展主题视察活动


■记者曾金妍
  本报讯 7月27日—28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社会建设工作履职平台的市人大代表到信宜市,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并结合督办“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孤儿和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救助补助标准”和“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两件民生实事项目开展视察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奕奕参加视察活动。
  7月27日下午,代表们首先来到信宜市北逻社区,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参观考察的形式,详细了解北逻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情况。据了解,北逻社区以统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为抓手,坚持学干结合,培育塑造社区干部“多走、多看、多听、多想、多说”的“五多”工作作风,把社区群众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同时,村支部通过“以农兴农、联农带农”、创办“共富工坊”、“以工代管”等新发展模式,盘活集约闲置土地,解决群众家门口就业创业200多人,带动群众劳务增收400多万元。
  代表们对北逻社区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模式表示充分肯定,市人大代表黄升贻认为,社区的发展模式不仅保证了就业促稳定,稳定促发展,还实现了村集体创收,老百姓增收的目标,很值得在全市推广。市人大代表、谢鸡镇官庄村支部书记苏梓维对社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大加赞许,建议要积极探索本地的“枫桥经验”,做到及时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使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只有服务好了百姓,咱们的基层社会治理才会越来越好。”
  “这里吃得好不好?”“服务怎么样?生活上有什么需求或困难需要帮忙解决吗?”……7月28日上午,代表们来到北界镇学地村老人互助服务中心,与老年群众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饮食起居等情况。学地村建设有老人互助服务中心和康养中心,是茂名市村级医养结合试点、省级“全国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全国示范性老年人友好型社区,目前已为村内342名60岁以上老人登记造册、建立健康管理档案,还提供了生活照料、护理助医、人文关怀、精神慰藉等服务。
  市人大代表林雪梅建议,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希望各区、县级市都建设起更多村级医养结合试点,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用心用情打通为老年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在信宜市检察院,代表们观看了未成年保护工作的宣传片、法律宣传展板,实地参观了案件办理中心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室,深入了解信宜市检察院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法治进校园”巡讲、为涉案困境未成年人开展司法救助等方面工作。代表们对信宜检察院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信宜检察院打造的“信·云开”未检品牌非常具有本地特色。
  “要加大未成年人普法宣传力度,拓展多方普法渠道,有重点、有部署地深入镇街、乡村、学校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要强化未成年人心理关爱服务,将心理健康服务有机融入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代表们边看边听边议,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未成年检察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代表们此行还视察了信宜市白石镇细寨村、钱排镇双合村和窦州里文化创意街,了解信宜乡村振兴项目、绿美新农村建设以及当地文旅建设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