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油学子“三下乡”
探秘平塘传统紫芽火茶再现新魅力

■文/图记者张永坚通讯员曹阳发
本报讯为了解信宜紫芽火茶发展的现状,近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达尔文社会实践队到信宜平塘镇沙子村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见图)。
信宜市平塘镇的特色茶种——紫芽火茶是紫蕊而叶细,糯香的优秀茶种,加之用古法炮制传承,非常独特。
据介绍,紫芽火茶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当时的火茶是贡品,寻常人家难以见到。信宜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许多村落都散布着茶叶种植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流入城市,紫芽火茶茶园逐渐荒废,传统炮制技法变得越来越少人传承,导致火茶产业逐渐没落。
为重振火茶传统产业,平塘镇沙子村的张培兴、张国林等人积极带头恢复旧茶地,发展新茶场。张培兴创立了公司,联合当地村民一同助力传统茶业产业振兴发展。
张培兴介绍:“平塘镇的海拔比较高,气候等方面很适宜种火茶等茶叶。公司现已发展茶叶种植一百五十多亩。”他表示,一方面想在地方特色传统产业里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想切实为村民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增加村民收益。
他们公司的紫芽火茶大部分都是销售到北京,在茶友中评价很高,他们很有信心将紫芽火茶发展壮大,助力乡村振兴。
在调研结束临别之际,张培兴鼓励座谈的大学生团队成员:“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够走进乡村,用你们青年人的力量发掘乡村大地中的传统特色文化,赋予它们新的生机!”一席肺腑之言令队员们难以忘怀。
参加调研的大学生们感到这种“三下乡”活动接触了很有历史传承的地方特色茶业产业,感受到地方茶业历史文化的厚重,也对如何借助特色产业实打实地助力乡村振兴带来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