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

依靠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兴茂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总书记还教导我们,揭示一条规律是创新,提出一种学说是创新,阐明一个道理是创新,创造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创新。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指出,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是广东最鲜明的标识,是我们必须始终牢牢扭住、不断巩固发展的最关键优势。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指出,回顾茂名从一个内陆工矿配套型城市向现代化滨海城市跃升的过程,正是三大动力持续释放的过程。我市要依靠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走在前列”具体目标,根本上要靠创新。要坚持守正创新,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加强创新布局,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首先要在产业发展上创新。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强化技术升级、产品迭代和智能转型。大力支持150个工业技改项目建设。突出巩固石化产业优势地位,强力护航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布局中下游产业链,推动原材料在茂名“吃干榨净”。深耕发展精细化工,支持东华能源(茂名)项目延链补链拓链,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园,争取新上原油裂解制化学品项目,加快形成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这两大“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同时,茂名农产品质地好、规模大,发展食品工业有前景。要加快补齐农产品加工短板,围绕广药荔小吉、益海嘉里、道道全等大企业做文章,支持企业发展健康食品、休闲食品,在食品加工领域创造更多茂名品牌。要围绕月饼、桂圆、猪肉等食品,支持一批小作坊升级为小企业,做强一批龙头企业。锚定“现代渔港”目标,高起点建设渔港经济区和现代海洋牧场,抓住“加工”和“销售”两个关键,构建海水养殖、加工贸易、冷链仓储、集散物流全链条布局,形成港产城融合、渔工贸游一体化发展的良性格局。二是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上闯出新路。加快62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建设。保障欣旺达汽车电子一期项目如期投产,乘势而上抓好二期建设,认真谋划关联项目的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加快布局新型储能产业。推动华南钛谷尽快上马,瞄准新材料赛道蓄势发力,系统布局钛产业全链条发展。抓好乡村职业经理人试点建设,盘活用好乡村资源资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制造业、乡村民宿、海滩摄影、农耕体验、亲子研学等乡村“微动力源”。做足做活“土特产”文章,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合作社+联农带农”“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更多共富模式,推动农业提高生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
  其次是营商环境创新。要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稳定社会投资预期,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坚持稳茂商、兴茂企,支持本土制造业企业深耕主业、增资扩产、发展壮大。一要用心用情助企纾困,因为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其实就是创新。要认真落实省、市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当家24条”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开展“访企业、深调研、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健全“一站式、一条龙”助企纾困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工、融资等困难,让企业预期更稳、信心更足。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市对重大招商项目实行的“一项目一专班”服务模式,主动靠前服务,上门服务,切实做好企业和项目的“店小二”“服务员”。制定招商引资评价实施方案,不定期深入项目现场调研督办重点项目,加快项目推进。定期召开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积极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日落地建设、早日投产见效。二要聚焦创造性落实。创造性落实是对干部创新精神最直接的检验,也是干部必备的能力。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干部群众创新创造活力,树立科学思维、拿出管用办法,通过工作创新推动问题破解,创造性推动事业向前进。要坚持问题导向抓落实,在解决问题上体现创造力。对那些长期沿袭下来的措施和方法、被实践证明效果不彰的机制、模式,要结合新形势认真审视,该坚持的坚持,该摒弃的摒弃,不能刻舟求剑。要把握工作时度效,统筹好时序与力度、分清轻重缓急、注重策略,因时因势创造性落实,以环环相扣、步步到位的执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三要大力推进党建创新,促进全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拓宽党建工作思路,引领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为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再次是文化环境创新。聚焦“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文化强市上取得新成效。总书记视察茂名时,肯定我们荔枝种植有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也对我们推动“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深挖、提炼、扩面、广宣”,走实走好古今交融的文化强市之路。一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深入挖掘冼夫人文化、石油文化、民俗文化、荔枝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对历史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及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推动古荔枝园申报全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坚持数量质量并重,保护好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力把非遗保护传承与“百墟千村振兴计划”、“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全链发展结合起来,相互赋能、共融共生。二要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提档升级,着力打造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让文明之花在茂名大地处处绽放。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活动,创作更多文化文艺精品,以高品质文化供给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涵养乡村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价值引领、文化滋养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三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推动“旅游+”“+旅游”发展,融合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科技教育等元素,培育夜间经济、自驾营地、研学旅行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构建城市游、乡村游、海边游、山里游“四游联动”体系。
  我们要从总书记重要指示中汲取信心和力量,从省委要求中把准目标和方向,既清醒认识茂名作为后发城市,发展水平还不高的客观现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也要准确把握特色优势、资源禀赋,不妄自菲薄、不自我否定,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气神加倍努力,依靠创新增强我市核心竞争力,以一域精彩为广东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