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创文“小景观”提升“微幸福”
■记者周燕红通讯员高干
本报讯“城市更文明,生活更美好”“文明城市 你我共建”……盛夏的信宜街头,湛蓝的天空,满眼翠绿,绿得让人心醉。一片翠绿中,造型别致、各具特色的街头景观小品,不时引得三五行人驻足欣赏。
“以前的街头、路边看起来比较沉闷。”信宜市民黄先生告诉记者,“开展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以来,街头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景观小品,内容积极向上,色彩鲜艳明丽,看了让人心情大好。”
在信宜市梅岗公园,闲暇时段,不少市民带着孩子散步、玩耍,精致美观的创文景观小品总会成为孩子留影纪念的“打卡点”。“造型非常有新意,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读给孩子们听。家门口有这样的美景让人感觉很开心!”梁女士笑着说。
用心造景,意在“化人”。为助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信宜市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结合,在城区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公益场馆所、公园广场、交通场站、旅游景区和全国、省文明村等点位的显著位置高标准设置了一批构思精巧、造型美观、主题鲜明和寓意丰富的景观小品,巧妙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色环保、移风易俗、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既扮靓了城市颜值,又提升了城市品质,也成为创建省文明城市的新窗口、新载体、新阵地,有效拓展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文明公约的宣传领域,为市民群众营造了“处处是景致,边赏景边学习”的浓厚氛围,让文明风尚“沁入人心”。
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虽小,潜移默化的影响却大。居住在信宜城区的退休教师张老伯表示,这些创文景观小品不仅提高了信宜的“颜值”,更提升了信宜城市向上向善的内在“气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城市创建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稳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面貌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