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忠于党 一心为人民
——记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局原副局长侯惠玉


侯惠玉(左三)在工作中。(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杨珮珮
在侯惠玉曾经的工作报告里,记录着这样一段话:“我们虽然很多工作都是重复的,甚至是一些小事,但只要把小事干好、干实、干细、干精,就能感受到群众的点赞。以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这也是我们工作奋斗目标和方向之一。”
参加工作的17年时间里,侯惠玉的岗位始终在一线。从公安干警到建设新区“拓荒牛”,重点项目现场、危险化学品企业车间、工地钢筋棚架等,处处都有侯惠玉的身影。他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被群众、企业工人、单位同事视为亲切的人。
侯惠玉先后在茂名市公安局、滨海新区综合执法局、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工作,生前任茂名滨海新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局副局长,一生忠于党,一心为人民。2022年6月,侯惠玉在协调工作时突发疾病,因公牺牲,年仅40岁。在平凡岗位上,侯惠玉奋力实现人生价值,用灿烂而短暂一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2022年9月,中共茂名市委追授侯惠玉同志“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3年6月26日,侯惠玉同志被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六届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换装不变赤诚勇当新区建设的“拓荒牛”
2005年,侯惠玉大学毕业入职茂名市公安局,分配到特警支队。防汛抗洪、抓捕案犯,他总是主动请缨,冲在最前面,毫无怨言。2012年4月,广东茂名滨海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吹响了“向海而兴”的号角,迫切需要懂法律、会用法律的干部负责行政执法工作。在滨海新区应急管理局同事贾世军引荐下,与领导谈话不到五分钟的时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侯惠玉没有丝毫犹豫:“组织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
2013年,侯惠玉成为新区建设的“开荒牛”。他的出现,填补了滨海新区法律专业干部的空白,对滨海新区的综合执法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初到滨海新区综合执法局,侯惠玉担负起新区打击违建的艰巨任务。当时局里只有4名干部、3张办公桌和1台电脑,工作条件十分简陋。他和同事们的工作热情却很高涨,他总是说,来新区就是来吃苦,不是来享福的。面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他坚持白天工作、晚上学习,很快就成为了业务领域的“熟手”,实现了执法工作零投诉、零复议、零诉讼。
在滨海新区工作的9年时间里,侯惠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入在工作第一线。他把在警队吃苦耐劳、勇挑重担、连续作战的作风,带到了新的岗位上。因组织考虑到侯惠玉的家庭实际情况,侯惠玉有多次机会可以申请调回茂名市区工作岗位,但他始终放不下滨海新区的工作。一方面是熟悉业务的领导和同事刚好轮岗,他担心没人负责这项工作;另一方面是他早把自己当成“新区人”,新区的发展已融入他的血液,他对滨海新区这片土地已爱得深沉。
24小时不打烊甘当无私耕耘的“老黄牛”
“不管多晚,你都可以联系我。”这是侯惠玉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在滨海新区综合执法局忙碌的间隙里,认真整理出一套规范的行政执法处理文书、规范化的模板,为新入职的干部职工提供了很好的业务指导,也为滨海新区的规范化执法提供了遵循。
2016年,侯惠玉接手安全生产管理和劳动监察工作,这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涉及农民工工资保障。面对日常繁重的工作任务,他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2020年机构改革,侯惠玉进入应急管理局工作。在原有工作职责基础上,还担起了“三防”的工作。每当遇到险情,启动应急响应,在值班室报告后,侯惠玉都会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现场处置。
“他就像一个‘百宝箱’,只要是涉及安全生产、三防、行政执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讲’不出来的……”侯惠玉对业务知识的熟悉程度,令同事谢杨丽敬佩不已,“每次向他汇报工作,他的办公室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但无论多久多晚,侯局都是耐心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同事余红回忆道,“他的公文待办从不过夜,做到当天事当天办。”
对一些新入职或对新岗位不熟悉的同事,侯惠玉总会细致耐心地指导。“我刚进单位时,对公文写作十分陌生。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很好的领导。大到文章框架,小到标点符号,他都会反复修改,一步步教我如何将公文写得更好。在他身上,我真的学到了太多太多……”回想起侯惠玉的种种帮助,同事蔡志明充满感激。
心系群众冷暖乐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
滨海新区重点项目多,安全生产的责任重大。作为抓安全生产的基层主官,侯惠玉始终坚持“白+黑、5+2”奋战在一线。从安全知识宣传到进村入户解答群众关心的安全事,侯惠玉化身“百事通”,当好新区人民“守夜人”
面对艰巨而繁重的劳动监察农民工讨薪工作,侯惠玉积极主动聆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遇到一些困难的讨薪工人,侯惠玉会自掏腰包帮他们支付路费、购买外卖,热心联系相关企业负责人,受助群众亦自发给他赠送了荣誉锦旗。曾有一次,侯惠玉下乡督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一名热心群众悄悄往他后备箱塞了一箱饮料。察觉时,车已经开出很远了。有人说,天气炎热,一箱饮料也值不了多少钱。但侯惠玉坚持折回,将饮料退给了群众。“干干净净做事,无愧于心;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他说。
2021年2月9日,茂名滨海新区辖区内发生了一起工人因追讨欠薪无果、欲跳楼轻生的事件。当天下午,侯惠玉接到警情后,直奔现场,爬上楼顶安抚工人情绪。次日凌晨三点半,他终于把工人成功从楼顶上劝下来。蔡志明感言:“从白天到夜晚,他身处在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的高楼,连续工作了12小时。他总是这样,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的事。”
“他是真正为百姓做实事的好领导!”每当提起他,群众总是竖起大拇指,尽管为民讨薪的过程很曲折,工作量很大,但能看到农民工拿到自己应有的劳动报酬时露出的笑容,侯惠玉便心满意足。据统计,2022年上半年,侯惠玉带领劳动监察组的同事为722名劳动者解决劳资问题。
侯惠玉对工作一丝不苟,对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对自己却是“照顾不周”。这些年,他扎根新区9年,每天往返一百多公里,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团圆年,没有休一次完整假。“他曾在安全检查工作的现场,当场吐血并晕倒,被同事们紧急送去医院救治。但是,他还没等身体完全恢复,就着急地回到了工作岗位。离世前两周,他的身体特征出现头麻面瘫、经常脱发的现象。他依然不顾大家的提醒,每次都说‘等忙完这段时间,再去做体检’……”说到这,同事贾世军倍感痛心。他哽咽道:“多希望他能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
2022年6月15日,侯惠玉把最美的年华,直至生命,奉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这片土地……听闻昔日的战友去世,公安局特警支队原同事王有茂两眼浸满泪花:“惠玉,他对得起曾经穿过的警服,戴过的警徽。这些年来,无论身处哪个岗位,他始终奋斗在为民服务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