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农业保险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邹玉芳(茂南)
据茂名日报报道,中华保险茂名中心支公司从2016年开始经营茂名市政策性岭南特色水果种植保险,2020年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扩面、提标”的要求,将政策性水果种植保险的保额从1000元/亩提高到3000元/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3年3月末,累计为867户次荔枝种植户的12万亩荔枝提供风险保障1.37亿元。累计向465户次荔枝种植户受灾的1.9万亩荔枝赔付330万元的理赔款,为我市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南方从4月开始进入汛期,汛期长达6个月。有时年景不好,汛期甚至提前半个月或延后半个月。汛期里,有台风、暴雨、干旱等恶劣天气,还有病虫害;汛期过后,岁末年初会发生霜冻、寒潮、倒春寒等。农业生产周期长,这些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让“看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很受伤。比如去年的台风中,一些地方即将成熟的水稻被台风刮倒伏,台风带来的暴雨淹浸了水稻,待到洪水退去,受淹的水稻已发芽,农户只能以每斤五角钱的价格贱卖给饲料厂作饲料,农户损失惨重。又如一些低洼地方的鱼塘,受夏季的暴雨影响,塘坝漫顶,养殖户养殖的水产品不少随水冲走。再如春季气温太低或疫病流行,也会导致禽畜大量死亡。无论哪一种自然灾害,都加剧了农户的损失。
农业生产是高风险行业,为降低农业生产者在种植、养殖和渔业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稳定农业生产者的收入,国家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即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保险公司以市场化经营为依托,对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经济损失,按照农业生产的预计产值、投保定额等提供相应的赔偿,从而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助于农业生产者迅速恢复生产,有助于稳定农业生产者从事农业生产的信心。倘若农业生产者不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受灾的农产品则无法得到政府价格补贴,也无法享受特定的优惠政策。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由政府发动组织的,是财政支农的重要工具,对农户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此项工作有些地方刚进入试点阶段,不少农户对这个险种尚不了解,有的持观望、怀疑的态度。为此,职能部门要加大农业保险险种的宣传力度,持续优化补贴政策和激励机制,从而调动农业生产者自愿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作为投保者,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权益。所以,受灾后补偿金是否及时补偿到位,直接影响到投保者的信心。投保者有信心,农业保险才能健康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有了风险保障,政府的压力会随之减少。所以,农业保险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动力,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