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桥北小学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传承好心文化 共建“好心之城”
■通讯员徐思雯
本报讯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好心精神,日前,茂名市桥北小学在阶梯教室开展了以“传承好心文化,践行好心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在宣讲活动中,宣讲员徐思雯老师以《好心三字经》视频导入,围绕“好心茂名”的历史渊源、“好心茂名”的文化内涵、“好心文化”的传承以及如何践行“好心精神”这四大方面的内容,为该校师生上了一堂主题深刻、内容丰富的“好心文化”课。
首先,宣讲员带领同学们了解了“茂名”这座城市名字的来历,认识了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的道医潘茂名以及爱国爱民、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冼太夫人这两大历史人物,带领同学们追溯了茂名“好心精神”的历史渊源。潘茂名的“济世有奇诀,救人须用心”与冼太夫人的“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共同构建了“好心精神”的根和魂。
接着,宣讲员用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好心茂名”LO⁃GO标志的设计内涵,并围绕具体事例,分析了“好心精神”所蕴含的爱国、敬业、诚信和文明等文化素养,阐述了“好心精神”所体现的思想灵魂和文化内涵。在宣讲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同学们加深了对“好心精神”的理解。
时至今日,在“好心文化”的引领下,茂名涌现出一批批“中国好人”“广东好人”等榜样人物。宣讲员通过讲述梁淑玲、李孙海和林海燕等好心人物的故事,带领同学们学习新时代的茂名“好心精神”,号召同学们传承“好心精神”,共同建设“好心之城”。
最后,宣讲员通过列举桥北学子在校园、社区践行“好心精神”的事例,让同学们更加明确,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如何践行“好心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心少年”。
宣讲员鼓励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学校和社会多做有意义的事,用实际行动践行好心精神。在与宣讲员的互动问答中,同学们积极畅谈,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好心精神”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