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系列谈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陈国强
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统筹发展与安全,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中去。
要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把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我国发展目前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因此,必须把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突出最关键的任务,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要深刻认识食品安全是坚持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必然要求,坚持绿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民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要求,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以及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绿色食品产业带;突出绿色投入品替代,通过有机肥、生物农药替代来实现化学肥料、农药的再减量和农产品品质提高;鼓励涉农科研院所与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合作,推进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进村入户下田;以消费端需求为导向,加快流通方式创新,建立集生产、加工、流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供应链体系。同时,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把所有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收储运商贩等都纳入监管视野,落实好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加强政策引导扶持,把确保质量安全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环节,综合运用项目扶持、资金补贴等工具,把广大生产经营者重质量、保安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生产,为确保食品安全守好源头关。
要深刻认识基层治理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治理的战略定位进行了新的重要阐释,将社会治理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部署,加快构建和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发展壮大群防群治力量,营造见义勇为社会氛围,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单位:茂名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