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根子镇荔枝大村,荔枝核心产地
荔枝之乡柏桥村

白糖罂“荔王”,树龄约800年。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甘杨松摄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高州根子镇柏桥村考察,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总书记走访的第一个村庄。该村有着2000余年荔枝种植历史,村里荔枝的种植面积6800亩,村内的古荔园,更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享有“荔枝博物馆”的美誉。今天,记者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柏桥村的荔枝种植历史和文化。
➡荔枝是柏桥村主要经济支柱
柏桥村,粤西著名村落。这里属于大唐荔乡地域,世人向往的岭南之地。柏桥村地处浮山岭余脉坡地,隶属茂名高州市根子镇,离根子圩4公里。柏桥村委会下辖柏桥村、塘辟村、岭腰村等18个自然村,998户4300多人。年平均气温24℃,气候特征是夏季长、雨量充沛。农作物以种植荔枝为主,荔枝是主要经济支柱,兼种龙眼、北运蔬菜。
荔红时节,走进“中国荔枝第一镇”根子镇,您会发现漫山遍野的荔枝树上挂满了红艳艳的荔枝,这是粤西五、六月最动人的风景线。柏桥村是根子镇荔枝大村,也是荔枝核心产地。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都落户柏桥村。村中人文历史厚重,有形成于隋唐年间的古荔枝园“根子贡园”,有电影《荔枝红了》取景拍摄景点,还有供奉着大唐国师杨筠松的众仙宫,省级农业公园——荔枝主题公园等。
➡根子古荔园被誉为“活的荔枝博物馆”
根子古荔园,是茂名四大古荔枝贡园之一,是著名的古荔园,距离羊角禄段古荔园六公里,离泗水滩底贡园、电白霞洞贡园数公里。这是粤西地区挖掘开发最早、保护管理最完善的古荔园。根子古荔园由何姓六世祖开始接管经营后,至今已传21世。从空中航拍地图发现,四大古荔园都在浮山岭附近,在高州市、茂南区、电白区三县域交界处。据史料记载,这里有超过2000年的荔枝种植史。历史学家推测,当时浮山岭地区如此大规模地种植荔枝,必有大批专事生产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四大古荔园的形成离不开官府和豪门士绅的推动。
成园于隋唐年间的根子古荔园,园区面积约80亩,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老荔枝树最多、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被誉为“活的荔枝博物馆”。园内有古荔枝树180棵,其中超500年以上树龄的有39棵,超1000年的有9棵。种植的荔枝有白糖罂、妃子笑、黑叶、桂味、三月红、糯米糍等优良品种,以白糖罂为主。
唐朝玄宗年间,祖籍高凉(今茂名高州)的高力士,身为唐玄宗的心腹内侍,得知家乡高凉有一种叫荔枝的美味水果,为讨杨贵妃的欢心,特使人从高凉大园岭采摘荔枝献给杨贵妃。由于荔枝保鲜难,用鲜竹筒盛装保湿保鲜,令驿站800里加急快马加鞭送入宫中,杨贵妃见到鲜红的荔枝大喜,笑容可掬,于是称这种荔枝为妃子笑荔枝。这也是古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由来。
➡古荔枝树得到村民合力保护
根子古荔园内的古老荔树千姿百态,极具观赏价值。村民从古荔园中获益,古荔枝树也得到村民们合力保护,为荔乡古荔群撑起“保护伞”。
柏桥村村委会主任何郁与柏桥村村干部何树志、岭腰村一队队长何亚坤、岭腰村二队队长何金保,还有村民黄小锋、何建和是柏桥村“高州荔枝古树守护人”。何郁、何树志是柏桥村的林长,常年驻守高州根子古荔园,与柏桥村岭腰自然村的500名村民一起,悉心养护着贡园中180棵百年以上的古荔枝树。
采访当天,记者与何树志走在古荔园内,聊起如何维护古荔树,他说得头头是道。“比如,要注意防虫害,防台风。如果树根裸露,要及时培土……”他说,大家对每一棵古荔树都像对家中老人一样,小心翼翼地照看着。
此外,在古荔园广场也设立古树宣传专栏,宣传古树保护的政策、意义,提高群众对古树保护的意识;其次是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古荔园的古树进行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古树能健康安全生长;同时,落实管护责任,实行镇、村、户主三方监管责任主体。
➡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荔枝品种
多年来,古荔园里的古荔枝树推动了高州荔枝产业的品种结构调整,促进了高州荔枝产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农业主管部门对境内荔枝品种进行了普查筛选,古荔园的荔枝树白糖罂、白蜡、黑叶荔枝因早熟、优质得以通过圈枝和嫁接大面积推广种植。2019年来,高州累计改造果园面积14万亩,优质品种率由30%提高到55%。
离古荔园不远,一座荔枝种业“硅谷”正在崛起。目前,高州建成启用首个占地535.8亩的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到包括国内7大荔枝主产区及国外11个国家的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将引进先进的技术及设备,开展荔枝品种检测与研究以及配套技术研究。 (记者黄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