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持续推动文明创建提质增效

厚植精神沃土 培育文明新风


电白区观珠镇开展网格员进村入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通讯员赖广昭 香婷婷摄

本报记者曾金妍通讯员 崔华星 何梅
  自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电白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深化“十大提升工程”,推动文明创建提质增效,为推动电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力量。
  思想引领 铸就城市之魂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在开展文明创建进程中,电白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创新方式,用活平台,有序推动“六进”宣讲工作在全区铺开,筑牢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电白区迅速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宣讲,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时学、带头学,组建专家学者、领导干部、百姓宣讲队伍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原汁原味”带到基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精神的洗礼和浸润。
  善学者智,善学者成。据统计,2022年,电白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11次。实施区委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制度,在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批示精神,已学习38次。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宣传活动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百姓宣讲活动,累计开展300多场次。
  电白区还依托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级媒体各大平台等,线上线下齐发力,全方位多层次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实现“1+ 1>2”的宣讲效果。
  从干部到群众、从线下到线上、从课堂到田间,党的创新理论在电白大地生根开花。
  据了解,电白持续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全区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358个,打造市级乡村示范点2个,区级乡村42间,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达400多支,组织志愿服务队围绕政策宣讲,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约3.7万场次,受益群众约42万人次。
  惠民为民共筑和谐之家
  文明创建是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走进忠良社区老旧小区,路面整洁,车辆有序停放,老人小孩在社区内的公园休闲活动,呈现出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
  “电白跟以前不一样了,修缮后的公园环境越来越好了,也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区,儿童游乐、老年人锻炼的空间变大了。”家住水东街道新湖社区附近的居民感慨道。对于社区的“逆生长”群众赞不绝口。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提升36个、示范小区2个,升级改造主次干道3条,增划小车位480多个、摩托车位180多个,完成98个小区和29条背街小巷的三线整改,建成文化广场400多个、农家书屋340多间……2022年,电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于短板弱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办好民生实事,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
  从日常入手、从细节突破。近年来,电白开展常态化文明创建“十大强基工程”“十大提升工程”,紧紧围绕提升民生福祉,抓住治理末梢,下好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区面貌品质,也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不仅于此,聚焦群众所求所盼,电白以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为基础,推进大数据汇集共享,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共享,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效能,切实破解“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难题,大大便利了群众生活,也优化提升了营商环境。
  随着城市功能的日趋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日益深化,便民服务的不断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电白,越来越受群众游客喜爱,居民不仅素质提升了,还纷纷参与文明交通、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中。
  从城区到乡村,上至老人,下至稚子,大家纷纷主动参与这场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创建的文明“大合唱”中,文明基因也正慢慢融入城市发展脉络里。
  成风化人 润泽文明之城
  “失火啦,失火啦。”2022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三,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时,电白区望夫镇一栋四层民用建筑突然发生火灾,四层楼房大面积过火,着实让人心有余悸。这场火灾,幸亏被一名回家探亲的海警执法员吴沛烛及消防救援人员一起合力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而吴沛烛还因为在救火时头部受轻伤住进了医院。这一温暖事迹不仅在电白区广泛传播,还获得了省、市各大媒体的点赞报道。
  这样的凡人善举,在电白层见叠出;这样的文明行为,在这里屡见不鲜。
  电白好人车柯自2019年成为志愿者以来,服务时长达5300小时,系电白广大志愿者中个人服务时长之最;“最美基层人民警察”“电白政法先锋”林映辉用行动诠释新时代警察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坚持用“心”服务群众……
  发挥榜样力量,加强道德模范典型选树,电白区评选出区级文明镇一批、区“十大示范文明村”10条,评选出第四届“电白好人”10名、第四届“电白好心家庭”10户、“最美家庭”10户,星级文明户1263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氛围日益浓厚。
  “过马路要小心,不用着急……”在水东街道东阳北街皇耀家门前的主要交通路口,这是志愿者叮嘱路人最多的一句话。
  正值早班高峰期,在城区各大十字路口,几十名志愿者手执文明出行旗帜,协助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劝导行人不闯红灯、提醒电动车车主佩戴安全头盔。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近年来,电白依托广东“i志愿”服务平台,持续开展“弯腰一秒拾起文明”“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行动,设文明交通劝导岗位46个,每天发动186人次参加服务,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据了解,目前全区建设了1718个志愿服务站,实名注册志愿者280282人,累计志愿活动33469次。各镇(街道)、直属机关、企事业单位100%注册……长久以来,志愿者奔走在电白街头巷尾,用自己的行动与汗水,为广大群众提供温暖。
  广泛开展文明餐桌、绿色出行、文明家风等主题活动,引导市民摒弃陋习,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在传统佳节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市民群众文化生活……电白还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形成多领域、全覆盖、跨地区的网络文明传播体系,把文明传播到全区每一个角落。
  持之以恒,方能深入人心。秉持这一理念,电白全区上下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文明创建热潮高涨,正凝聚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共赴文明之约,共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区,让文明新风吹遍电白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