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例成“新舞台”
镇盛博郡村“党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黄林明邱秋梅
本报讯 年例怎么还有人集中摆摊展示石榴、青枣的?日前,来茂南区镇盛镇博郡村年例的市民惊奇发现,今年该村创新举办了“党建+非遗,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年例文化节,既保留传统民俗,凝聚乡贤力量,又引领乡村文明风尚,促进乡村振兴,让人耳目一新。
党建引领 新年例成“新舞台”
茂名年例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让年例充分发挥非遗作用,茂南区政协主动作为,深入博郡与村党支部一起组织党员干部、乡贤、热心人士、村代表开展基层民主协商,引导村民充分利用年例文化节,搭建凝聚乡贤、展现村中新貌、推介农产品的新舞台,建议得到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为此,今年的该村的年例与往年大不一样,内容丰富,有农产品展示、村容村貌大改变图片展、支持乡村振兴捐款活动等。
当天一早,村民李伯就骑上自行车到年例文化节转悠。他说:“今年政协来我们这搞新型年例,‘大队’(村委会)带领大家捐钱支持家乡建设,令人振奋。虽然我们年纪大了,但也帮忙搞好卫生,为办年例文化节出一份力。”
在活动现场,博郡村村民集中摆摊售卖石榴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吸引不少从外地来吃年例的人挑选。该村党支部书记李顺起介绍:“石榴是村中生态示范果园新鲜采摘的,也是村中的特色农产品,趁年例设摊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村。”据了解,生态示范果园此前是撂荒地,现在已种植了石榴、释迦等水果,并且收成良好,提高了村民收入,是该村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聚力兴村 乡贤村民踊跃捐款
近年来,茂南博郡村结合区域特色,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通过“党建+”模式和“党日议事会”,带动群众“议起来”“动起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生态宜居建设,着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示范亮点村建设成效显著。
如今,村中村道硬底化,路旁绿树红花,路面平整干净,党建公园充满欢声笑语。看到家乡的喜人变化,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当天外出乡贤、村民踊跃捐资,有几十万的,有几万的,也有几千的。大家慷慨解囊,希望家乡越来越美,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据统计,现场共收到捐款370多万元,将全部用于村中乡村振兴建设。
外出创业的乡贤李岳林惊喜道,这次回家乡不仅感觉年例不同,而且村容村貌也变得很漂亮了,“如果村里需要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将家乡打造成一个环境舒适、卫生自觉的美丽乡村,也希望大家团结让乡亲们安居乐业。”
博郡村党支部负责人表示,今后将不断擦亮年例“非遗”品牌,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办成乡贤凝聚、村民参与、展现形象、推介自我的新平台,赋能乡村振兴,不断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步推进产业发展,配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跟进完善公共服务、社会事业发展、农房改造建设、文化旅游和生态体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