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实落细,为县域振兴塑造新优势

本报评论员
昨天,我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大会。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精神,统筹部署今年全市“三农”工作,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茂名落地落实落细,为茂名在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西北前列塑造新优势。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省委立足新发展阶段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战略性举措。我市推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既是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我市均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市的县域综合实力还不强,制造业根基还不牢靠,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想要立足“走在粤东西北前列”这个目标,就必须对照先进找差距,找准努力方向,使我们“走在前列”走得更稳健、更有底气;使我们“走在前列”的每一步,都能走得扎扎实实;让“走在前列”的每一个成果,都能经得起检验。
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中,我市将以5个区(县级市)和2个经济功能区、112个镇(街道)、1906个行政村(社区)为主体,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为目标,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牵引,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途径,按照分类施策、集约高效、协同联动、改革创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的原则,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县域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省委“百千万工程”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务实措施正在落地,为我市补短板、破瓶颈提供了强大抓手。接下来就是看行动、看落实、看成效。我们必须用好政策红利,努力把“三农”工作的“短板”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正如市委书记庄悦群强调的,要抓住“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战略机遇,只争朝夕、鼓足干劲,全力推动茂名在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西北前列。
把握新要求、把准发力点,增强做好“三农”工作和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工程,是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畅通经济循环的战略举措,也是惠民富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对推动茂名继续走在粤东西北前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增强自觉性,把思想和行动统计到市委的部署上来,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抓重抓要、扬长补短,走出一条符合茂名实际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要持续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树立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依靠科技强农,推动“藏粮于技”。要持续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在农产品加工上有突破;在产业集群化上有突破;在培育“微动力源”上有突破。要持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打基础上下功夫;在优环境上下功夫。要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坚持突出重点、真抓实干。要突出县域经济,大抓产业、抓大产业,推动县域振兴走在前列:聚力发展主导产业,注重形成产业集群,发挥“链主”企业效应;建实建强产业园区,加大土地盘整力度;争取有效益的好项目,抢抓产业转移新机遇。要突出功能提升,强化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推动城镇建设走在前列:强化镇域经济功能,全面提升镇域综合服务功能。要突出系统观念,以点带面、综合提升,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坚持谋定后动,坚持以点带面,坚持规范建设,坚持建后运营。要突出一体发展,不断守正创新,推动城乡融合走在前列:以思想破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改革的办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强化保障,加快推动“三农”工作和“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要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政策保障、强化激励考核等。
一年之计在于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奋进号角已吹响,接下来我们要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埋头苦干,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姿态,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茂名落地落实落细,为建设农业强市和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当好示范、塑造新优势,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市“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上新的台阶,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