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美环境“气质”更优悦民心


信宜东江河两岸夜色。

本报记者和沛蓉邓义深
编者按:
  近年来,信宜市大力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取得积极成效。当前,多条贯穿东西南北、连接粤桂两地、通达大湾区的高快速交通大动脉正在信宜逐步交会;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让返乡青年留得住,让本土青年不流失,助力乡村振兴开新局;新一轮拉开城市发展框架,一座优质宜居的现代新城呼之欲出……2月中上旬,借信宜市举办首届媒体年会,包括茂名日报记者在内的中央、省、茂名、信宜主流媒体记者和网络大咖约100人受邀参加,在信宜一路看,访群众、听介绍,感受小城的“蝶变”、乡村的“和美”和生态的“高颜值”。茂名日报记者将这一路见闻及感受记录下来呈给读者,敬请垂注。
  东江河是粤西母亲河鉴江的源头,孕育一代代信宜人,是信宜市生态治理的一个重要节点。信宜市城区东江河水生态治理项目,作为水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重要内容的长山水闸、银湖水闸、六运水闸工程目前已竣工投用。
  “我们现在迎着银湖东路往前走,来到位于东江河上游塘面村段的银湖水闸桥。”初春的夜晚,在解说人的介绍下,参加信宜市媒体年会的媒体记者们不禁望出车窗外。只见,银湖水闸桥显得格外迷人,在灯光的装饰下,东西两端主要呈现出流光的金黄色,中间桥梁主要呈现出流光的蓝色,堤坝人影走动,颇为壮观。一下车,媒体记者们便迫不及待地参观。
  银湖水闸桥造型生动,东西两端错落的书架置身眼前。据介绍,信宜原名“信义”,古属窦州,为历代州县并治之所,因附近有信山、招义山而得名。桥梁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信宜窦州古城内千顷书院的一个书山图样,象征着信宜东有义山、西有信山,也寓意着信宜人民重视教育,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信宜银湖水闸桥又名含章桥。
  站在桥上,放眼望去,东江河两侧设有由富有辨识度的“信”字及三色彩虹飘带组合的绿道,沥青化的慢行路径让市民行走更加舒适。沿线有绿植点缀,包括观赏植物、爬藤植物、花箱植物,部分区域则沿用了原生态面貌,少了一分匠气,而多了一分野趣。河岸两侧还建设了景观平台、景观栈道、亲水平台、栈道休闲平台、多层景观平台、水坝连接桥栈道等,方便市民游客欣赏亲水景观、休闲休憩。
  记者了解到,昔日,东江河由于管网结构陈旧、裸露河道,河道一旦蓄水便会导致污水倒灌的问题,丧失了原有的水质净化和景观欣赏功能,曾是让人避而远之的臭水河。现在,漫步在东江河两侧栈道上,波光粼粼的河道与景色宜人的绿化带互相辉映,处处是风景;在绿道上、桥梁上,市民三三两两骑行或散步,有说有笑。微风徐徐吹过,让人顿觉身心愉悦,可以明显感受到生态环境在恢复活力。
  而有这样的蝶变,离不开信宜市全力实施锦江河污水管网改造与水环境整治工程。2022年,该市下定决心,全面排查污染源,做到应接尽接,解决污水流入锦江河造成水质差的问题,将原河床上的老旧破损污水管道迁移至两岸道路下,解决城区主河道内污水渗漏,河水倒灌等问题。同时,该市秉持城市碧道共融的设计理念,透过大面积的覆绿,提高河岸整体空间的绿视量,软化驳岸及过渡空间,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提升城市生态品质。
  历经275天6600个小时,17个部门联动,一项项对症下药的有效措施,彻底改变东江河“有河无水”面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成群的景象逐步呈现。
  “快来睇睇呢座桥嘛,好靓啊!”市民叶女士正走在桥上拍摄视频分享给好友。她说,河水变清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清新了,现在在河边散步感觉特别好。“我还借着介绍这个桥的契机,跟外地朋友推介信宜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真的值得来看一看。”看到东江河的新变化,叶女士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