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编辑与高州读者作者面对面

共话文学与副刊发展


副刊编辑与高州作者交流。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陈珍珍通讯员大与
  为加强读者、作者、编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集思广益更好地办好文艺副刊,日前,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编辑首站去到高州,与高州作者举行了一场“读·作·编面对面”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畅谈创作经验和心得,围绕进一步办好茂名日报社副刊建言献策,为促进茂名文艺创作,繁荣茂名文化发展共同努力。

交流创作经验促发展
  在文学创作座谈会上,大家围绕文学创作及报纸副刊展开交流,探讨文学创作。不少作者提到公开发表文章都是从报纸副刊开始的,他们对报纸副刊,特别是茂名日报、茂名晚报的副刊版面,如《荔风》《小东江》充满了感情。
  作者庄家银说,他很喜欢荔风版面,刊登的散文贴近生活,也不乏立意高远的诗歌,他希望高州作家们深入生活,创作出更多好作品,去讴歌时代,鼓舞人心,为高州的社会发展,展现文学力量。
  作者黎丹表示,他是茂名日报、茂名晚报的忠实粉丝,两报见证了他许多美好的文学时光。同时,他代表高州作协汇报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的工作设想,希望有机会和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多搞采风交流活动,举办文学征文比赛等。
  记者了解到,去年高州创作成果丰硕,作家们常在茂名日报、茂名晚报等报刊发表文章。据统计,该市作家在地市级以上媒体发表作品202篇(组、首),其中省级88篇,国家级8篇。同时,高州作协举办的文学活动形式多样,一年来搞了大大小小的小说、散文、诗歌的改稿会、研讨会、笔会十多次,非常活跃。
  在会上,中国作协会员、茂名日报总编助理、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主任吴小英介绍了茂名日报、茂名晚报副刊的栏目设置、属性、特点,以及编辑选稿、用稿要求。她说,从副刊的来稿数量和质量看,茂名文学创作很活跃,也很接地气,希望和作家们一起立足本土,写出更多扎根人民、内容鲜活的好作品,讲好新时代茂名故事。
  高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秋霞,在会上赞扬了高州作协的积极奋进和团结精神,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她希望茂名日报社多关注高州作品,为高州文学创作发展提供一个好阵地、好平台。
  期间,与会人员还到高州潘州公园参观了高凉彩玉展,到高州佛子岭进行了赏春文化活动。

积极探索办刊新思路
  近年来,茂名日报社副刊中心借助新媒体力量,不断开拓创新,以内容为王,注重策划,突出新闻性和地域性,办出了地方副刊的特色和韵味,成为茂名最重要的文艺阵地。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副刊中心不断开拓进取,结合新时代报刊要求,遵循三贴近原则,努力践行“四力”,积极寻求办刊新思路新路径。去年以来,副刊中心和茂名市图书馆合办首个“馆悦读”专版,引导市民读好书、好读书;成立了茂名首个读者沙龙活动基地,固定举办读书会,提高读者阅读质量;联合打造文化栏目“故事里的茂名”,邀请学者专家、同时代的亲历者和见证者,线上线下讲好新时代茂名故事;下沉基层到县市区开展读作编交流会,帮助基层作者提高文学创作水平;为培育文学新苗,联合茂名市育才学校成立小作家创作培训基地、小读者活动基地,并定期对基地辅导老师和小作者进行培训;文艺版和公众号定期编发优秀作品,激发广大作者创作时代精品,促进作者创作热情。
  本次座谈与高州作者“面对面”交流,进一步加深了与读者、作者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为副刊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拓展了空间。接下来,副刊中心还将与化州、电白、信宜等多地作者进行交流,为繁荣茂名文艺创作和推动茂名文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