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市直属学校创建成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
构建家校合作共同体
护航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家长学校授课现场。

市教育局领导深入直属学校指导实践区创建工作。

2021年茂名市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家庭教育专项培训班。

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现场。

茂名市家长学校网络大课堂启动仪式。

市一幼家长学校教研员培训会现场。

市直属学校迎接实践区评估验收反馈会现场。
本报记者周燕红 通讯员 刘永严 何亚剑
家校协同育人为学生带来了教育红利,今年,教育“春风”再次润泽全国青少年学生。1月13日,《教育部等十三个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育人机制的意见》(教基〔2022〕7号)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并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作出决策部署,建立了相关的机制体制,开启了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纪元。
根据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的工作部署,从2017年开始,茂名市直属学校、化州市同庆镇、茂南区、电白区先后申报并被批准为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下称“实践区”),正式揭开推进家校全面深入合作的序幕。经过5年的艰苦奋战,市直属学校和化州市同庆镇传捷报。2022年11月,经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和中国关工委事业发展中心的评估验收,茂名市直属学校和化州市同庆镇被认定为全国第二阶段“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实践区的成功创建,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和借鉴。
基础扎实底蕴深厚
全市家长学校建设全面开花结果
一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家校合作实践活动。2013年,全市创建了4所“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茂名市博雅中学、茂名市春晓中学、茂名市光华小学和电白区第二小学;2016至2019年,创建了茂名市第二小学、茂南区第一中学、高州市马贵中心学校等111所“茂名市优秀家长学校”。特别自2017年以来,在全市教育系统众多家长学校实践取得丰富经验的基础上,茂名市直属35所学校,7411名专任教师,逾9万家长学员积极参加实践区建设。
在以点带面的作用下,至2022年底,全市家长学校建设全面开花结果。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100%建成家长学校,家长学校100%常态化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其中,茂名市乙烯小学家长学校主讲教师58名,骨干教师10名,教研员25名,家长学员达3000多人。该校重点打造“党建+家长学校”特色项目,党群一体合力共推高质量发展。通过设计科学化、体系化校本教学课程;坚持主课型教学,促进教学研一体化;课程教学与专题讲座、亲子互动相结合,凸显分类指导;丰富实践活动,提升素养与能力等全方位打造高质量家长课堂。2019年,该校分别获评广东省家庭文明示范校、茂名市优秀家长学校。
此外,全市1688所中小学校全部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校级家委成员达1.8万多人。仅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家长学校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依据,采取集中授课、指导自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组织开展品德教育、法治教育等主题报告会380场次,为15.8万名家长提供指导服务。开展成长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疫情防控、应急救护等专题讲座1200多场次,参与家长达18万多人次。开展亲子沟通专题活动300多场次,参与家长达12万人次。茂名市博雅中学学生小江的妈妈在家长课堂中收获满满,她开心地说:“家长课堂教会了我们如何主动拉近亲子关系,以温和的态度、语气鼓励和表扬孩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现在我们学会用心沟通,注意倾听,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发融洽。”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多举措培养高素质讲师团队
建设实践区必须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我市为了进一步推进家长学校建设,专门成立了家长学校教研机构和建立网上学校。
近年来,为适应家长学校教学的迫切需要,市教育局组建了由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共116人组成的“茂名市基础教育家长学校教育研究中心”,设有办公室、专家指导组、各县市区教育研究组和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年级教育研究组共23个。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各年龄段系列校本课程探讨与研究,开展家长学校课程教学实践和路径的研究,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课程教学与研究,形成了具有茂名本土特色的家长学校系列优秀教案。还组建了19人的“茂名市家庭教育指导员”团队,开展了“案例教学”“指导自学”“家教沙龙”的选题、备课、上课的理论探究和示范教学的实施与指导,积极承担市直属学校实践区全体教师培训任务。
同时,根据教师和家长需要,在“茂名人人通”建立“茂名市家长学校网络大课堂”,组织优秀教师录制家庭教育指导课94节,内容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特殊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心理建康指导和疫情防控指引等,进一步拓展了教师和家长的学习途径,全市教师在网上学习达17.9万人次,其中市直属学校教师在网上学习达21982人次。
树立典型示范引领
推动家庭教育普及发展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市教育局通过树立榜样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家庭教育普及发展。
茂名市博雅中学创办于2003年,是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家长学校实验区示范联系学校,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该校自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以来,提高站位,增强创建工作的主动性;规范管理,制定家长学校管理制度;转变观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家长学校教育能力;不断探索,形成博雅中学家长学校的教研特色。通过不断提升,家长学校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市教育局充分发挥茂名市博雅中学等150所全国、全市优秀家长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先后在茂名市官山学校、茂名市一中、茂名市春晓中学、茂名市乙烯小学召开“案例教学”“家教沙龙”“指导自学”示范课观摩推进会,开展家长学校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究。茂名市乙烯小学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家长学校集中授课,家长学员学以致用,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促使孩子们更加热爱学习、自觉学习,学校的校风班风学风良好,得到社会、家长一致好评。
另外,充分发挥25个省、市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把家长学校课程建设列入重要考核内容,推动市直属家长学校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践研究的全面开展。茂名市新世纪学校3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密切配合,分工明确,全面系统地对家长学校课程进行顶层设计,独具特色。
此外,还通过评选家长学校优秀校长29人,优秀班主任129人,优秀教研员89人和先进工作者8人,评选家长学校优秀教案278份、优秀课例76节,极大地激发家长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并启发家庭教育的智慧,做到“授人以渔”。
勇毅前行硕果累累
学生迎来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市直属家长学校在实践区创建工作中,步伐矫健坚定、有条不紊,取得了丰硕成果:
——促进了家长素质的全面提升。市直属家长学校学员9万人,每年参与培训26.97万人次,到课率95%以上。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水平和解决家庭教育难题的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学习型、智慧型家长大量涌现。家长们说:“我们在学习,儿女在进步”。
——改变了教师教育理念,提高了家庭教育专业理论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年轻教师成为家长学校教师的中坚力量,如茂名市一中周剑斌、茂名市官山学校阮爱钧等,深受家长学员欢迎和爱戴。
——家校社合作更加和谐紧密。在创建实践区过程中,学校创建率,家长委员会、关工委组织建设,家长义工队建立和家长学校开课率达到100%。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学生违法犯罪和重大安全事故均为零。
——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组织开展了6个省级课题,其中1个已结题。市教育局德育科主持开展家庭教育品牌《家校共建立德树人开创茂名教育新局面》项目,入选广东省中小学“家庭教育指导品牌项目”。市直属家长学校“校长(园长)开展家校协同育人”“班主任开展家校协同育人”“学生家长家庭教育”等6个家庭教育案例的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市直属学校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在全市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如在2021年全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省一等奖的8人中,就有5人是市直属学校教师。在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优秀教案征集展示活动中,市直属学校教师2人获“最佳教案”奖,6人获“优秀教案”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市直属学校师生获得奖项数量多、档次高。
——屡获殊荣。2021年,市教育局关工委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李杰副局长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8年,市教育局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授予“2018年度中国下一代教育公益奖——特别奉献奖”。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已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确定位,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落实家庭教育的责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育人机制等将成为下一阶段的教育重点研究课题。目前,随着全市实践区的创建工作不断深入,茂南区、电白区已申报评估验收,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滨海新区、高新区申报实践区创建,全市将实现实践区创建的全覆盖,加上社会的广泛深入参与,全市学校家庭社会协调育人机制体系必将更加完善,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迎来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春天,助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