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直面挑战 奋力谱写发展新篇

化州市中垌镇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化州市中垌镇美丽圩镇建设正稳步推进

化州市委书记邓泽友带队到化州建然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中垌镇党委书记麦曦,党委副书记、镇长黎世飞到坡头农耕博物馆调研

那梨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中垌卫生院

中垌镇万亩橘红基地

青毛豆、圣女果基地

长湾河水库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郁文李华锦 通讯员麦曦潘木荣李嫦丹
  化州市中垌镇位于化州市中部,属低丘陵区,与两省三市八镇三农场交界,镇内有省道S284线和县道中那线、官兰线,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地理位置优越。该镇辖30个村委会、2个社区,总面积253.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万人,是化州市面积、人口第一大镇,是茂名市工业卫星镇、茂名市“岭南杯”达标建制镇、化州市城镇化建设示范镇。中垌镇辖区内有中型水库长湾河水库。经济作物主栽品种有生态大米、黑毛豆、香芋、花生、番薯、蔬菜等,其中黑毛豆最为出名,成为当地优势产业。化州中垌淡豆豉,风味独特,芳香四溢,营养丰富。13000多亩美华橘红基地,是化州市面积最大的化橘红种植基地。
  过去一年,在茂名市委、市政府,化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中垌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揽全局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落实茂名市委、市政府,化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按照“强党建、转作风、重项目、抓中心、惠民生、保稳定”十八字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序。

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政治基础
  一是突出抓学习教育。党委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16次,党委举办35期党课培训班。二是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共完成了5个村(社区)6名干部的增补工作;14个镇党委下属机关支部完成换届选举;发展党员30名、入党积极分子84名。三是抓作风建设,有效提高工作效率。2022年,中垌镇制定了镇、村干部考核办法,用制度管人;落实奖惩措施,由镇纪委介入,对工作落后的干部进行问责;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制度用人,充分激发了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022年中垌镇各项工作基本上进入化州市的中等行列,有的工作进入了市的先进行列。四是抓载体,确保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组织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夜访活动,累计走访20100户,走访率达100%。2022年,中垌镇完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组建文明实践队伍32支,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理论28次,宣传宣讲党的政策32次,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五是抓廉政建设,2022年镇纪委进行节前廉政谈话660人次,开展日常明察暗访105次,有效提高反腐倡廉能力。

坚持发展思想 经济平稳运行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转变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创优发展环境、激发企业动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等,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补足短板,营造宜商环境,保障该镇经济实力稳步提升。2022年,全镇税收收入累计3329.7万元,同比上升0.1%,镇级财政收入556.3万元,同比增长0.05%;固定资产投资达3.6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6亿元。
  按茂名市提出的“项目为王”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化州市万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3.7亿元建设恒富新城项目,目前已围蔽并完成了土地平整工作;中垌镇120MW光伏复合发电项目杨充村60MW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已完成首期300亩的租地工作;中垌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第一期工程完成工程量建设的80%;兰山河治理项目总投资920万元,项目已完工;广东农垦和平农场有限公司投资840万元建立了广东农垦和平农场有限公司林下种养基地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化州市橘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亿建立化州市橘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银花种植加工示范基地项目;化州市食品企业集团中垌食品公司投资约2000万建立中垌食品厂项目;化州市中垌汽车有限公司投资约600万元建立中垌平强汽车检测站项目;化州市粤翔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立建设建筑垃圾回收处理及砂浆搅拌站项目;投资400多万元建设坡头扫杆坡农耕博物馆。

加强基层治理 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在全镇范围内累计共发放法制宣传资料59000份、拉宣传横幅180条、利用辖区内30多处LED电子显示屏不停滚动播放宣传标语。二是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2022年该镇共受理纠纷122宗,成功调处118宗,成功调处率达96.72%。三是大力推进“红袖章”服务队伍建设。全镇在册“红袖章”志愿者已达1932人,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四是抓好社会治安工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平安中垌”建设工作,促进辖区稳定。五是抓好反诈工作。一方面加大宣传,提高群众反诈意识;另一方面加大劝返工作力度。六是以“零容忍”态度开展违法建房整治工作,坚决做到“发现一宗,拆除一宗”,严守耕地红线。七是抓好交通安全工作。全镇交通劝导工作日志录入179388条,在圩镇主要路段规划并投入使用小车位480个,摩托车位765个。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美丽富裕乡村
  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效显著。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提升村村过关“百日攻坚战”行动,全镇341条20户以上自然村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农村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全镇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21952个,建设农村文化广场103间,全镇累计建设“四小园”2019个,建设村道硬底化公路27公里。
  抓“一带十基地”建设。一是“一带”建设。S284线红橙产业带,分布在山口垌、坡头、东京塘、马路头、杨村、杨充、孔化等村委会,目前总规模达2300多亩,产量2400多吨,产值1000多万元。二是“十基地”建设。美华橘红产业基地1.3多万亩,位于石岭、高峰村委会,目前产量1500万斤,产值约1.2亿元;油茶产业基地3万多亩,位于和平农场,目前产量约1000吨,产值3000多万元;香芋产业基地1000多亩,位于石岭、高峰、那洪、杨充等村委会,目前产量1250多吨,产值750多万元;圣女果产业基地450亩,位于东京塘、塘村、马路头等村委会,目前产量130多万斤,产值500多万元;无胶菠萝产业基地1000多亩,位于高峰、石岭等村委会,目前产量1000多吨,产值1200多万元;南药产业基地1300多亩,包含沉香、奇楠、金银花、牛大力等品种,位于福岭、那梨、杨村等村委会;荔枝产业基地33000多亩,主要分布于陂口、瓦厂、石岭等村委会,产量8700多吨;龙眼产业基地30000多亩,主要分布于石岭、高峰、鸭塘等村委会,产量21000多吨;仿生态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400多亩,产量28万吨;西瓜种植基地约2400亩,主要分布于栋背、福岭、陂口、兰山、东京塘等村委会,年产量高达3388吨,年产值约1331万元。
  发展好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全镇黑毛豆种植面积2500亩,位于高峰、西村等村委会。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垌淡豆豉制作技艺,年产量约15万公斤,产值约240万元。淡水养殖年产量共3160吨,其中草鱼1160吨,罗非鱼1975吨,其他5吨,虾类(主要为澳洲龙虾)20吨,淡水捕捞180吨。生猪养殖年产量约15万头,产值约3237万元。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夯实该镇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抓好示范村建设。那梨、番昌、坡头、马路头新农村示范村和孔化、山口垌珠海驻镇帮扶示范村建设初见成效。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全镇纳入防返贫监测的脱贫不稳定户共11户48人开展巩固脱贫后评估和防返贫监测工作。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确保群众身体健康
  一是建立镇、村、组三级联防联控队伍,设立党员先锋岗,实行网格化管理。二是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利用大喇叭、电子屏、微信群、拉横幅等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场所码、团体码的注册使用工作。三是按新10条要求全面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和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持续推进全镇人民疫苗接种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2022年全镇累计接种疫苗15余万剂次。

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民生事业全面开花
  一是开展创卫生镇工作。2022年,该镇全力推进创建卫生镇工作,目前已通过茂名市暗访和技术评估,验收达标。二是城乡清洁工程有效推进。该镇把镇、村垃圾清运市场化,乡村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三是中垌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实现雨污分流化、道路硬底化、街道绿化亮化、政府大院黑底化、街道人行道平整化、停车位规范化。四是做好禁毒工作,配备禁毒专员7人、禁毒社工2人、志愿者500名,以网格化管理加强在册吸毒人员管理。五是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社会多方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多措并举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六是做好民生兜底工作,对87名孤儿足额发放未成年人保障金114.23万元,加大对留守儿童、独居老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力度,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防治污染治理生态
  该镇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中垌河、兰山河、长湾河水库等水质全部达标,一改过去水质浑浊甚至黑、臭的现象。
  全面落实“河长制”。严格落实总河长、副总河长及各河段河长人员和工作职责。一是加强巡河。二是加强中小河流治理。目前兰山河治理项目已完工,经茂名市监测,断面水质数据持续稳定达标。
  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全镇禁养区养殖场已全部清理关闭;限养区、适养区养殖场422间,已全部完成整治。2022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81人次,检查138家养殖场,责令整改92家养殖场。

把握新形势新要求 谋划新发展新蓝图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该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茂名市委、化州市委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中充分认清该镇发展大局大势,明晰当前面临新的风险挑战、新的战略机遇和新的任务要求,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各种困难,做到“应对风险挑战时准确认识、主动求变,面临战略机遇时同频共振、乘势而上,对标任务要求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进一步突出招商引资和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抓好各项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宜商宜居宜业美丽新中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