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拓宽产销对接渠道推动罗非鱼产业转型升级


图为罗非鱼鱼片加工生产线。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摄
茂名有“中国罗非鱼之都”之称,为全国最大罗非鱼出口加工基地。去年,市委、市政府以“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为抓手,对全市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目前,主要分布于高州、化州、茂南三个县级行政区的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已基本建成,养殖面积约30万亩,年产量达20多万吨,产能约占全省1/3、全国1/8、全球1/ 12,已成为茂名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罗非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引起我市政协委员的关注,并在提案中提出建议。
拓宽罗非鱼产业产销对接渠道
调研显示,金融在支持茂名罗非鱼产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撬动和支持作用,但存在销售渠道效率低下、与新经济模式脱节的问题。为推动罗非鱼产业拓宽产销对接渠道,市政协委员莫朝志建议,一是加大罗非鱼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为乡村振兴优势产业储能。制定罗非鱼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奖补基金,刺激企业转型升级;加强罗非鱼产业重大平台建设,破除信息和技术壁垒。二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和精深加工,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聚能。建立产学研融合基地,推动脆肉罗非鱼养殖标准化;加强罗非鱼加工研发攻关,做大做强产业链;拓宽产销对接渠道,抓牢网红经济风口。三是完善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为全方位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为融资提供配套体制机制,方便银行机构有针对性地对供产销等环节投放信贷资金;持续提高风险缓释水平,积极运用财政资金补贴降低农企和农户保险费用负担。
推动罗非鱼产业转型升级
市政协委员张永明认为,我市罗非鱼产业集聚效应和区位优势明显,但仍存在结构趋同、量高质低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罗非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他建议,一是强化行业规范管理。积极推广无公害健康标准化养殖技术;建立罗非鱼分级标准,不断加大优质苗种的供应,逐步淘汰低端品种养殖;支持建设茂名罗非鱼文化馆,积极发展现代休闲渔业。二是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加工技术水平,做深罗非鱼产业链的供给,促进茂名罗非鱼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积极开拓市场,拓宽循环渠道。鼓励出口企业通过整合和强化自身竞争优势,逐步建立完善国际市场销售渠道,做强罗非鱼出口贸易;研发符合国内市场需求的罗非鱼加工产品,用有效的营销策略拓宽国内市场。四是加快平台建设,畅通信息共享渠道。积极开展水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建设茂名罗非鱼养殖技术推广交流、市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茂名市罗非鱼产业的规模化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潘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