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组织部印发通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
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硬仗
■记者杨海云
本报讯随着春节临近,我市返乡人员增多,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活动增多,农村地区疫情防控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抓好新阶段我市农村疫情防控工作,最大程度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委组织部于近日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坚决打赢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硬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从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定“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贯彻到疫情防控全过程。县、镇、村党组织书记要切实扛起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力当好基层疫情防控带头人。要树牢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建立快速反应、精准研判、果断处置机制,做好全链条精准防控,全力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以身作则、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通知》要求,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统筹协调功能,迅速组织动员投身疫情防控,完善“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党建网格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有力有序引导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农村党员、后备干部、志愿者、包片医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和大中专学生等进村入户,下沉一线落实疫情防控任务。要全面加强摸底排查,对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残疾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人员情况等进行分类,摸清重点人群健康底数、感染情况、重症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坚决做到不留死角、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等重点人群实行一对一跟踪帮扶,重症风险较高感染者要第一时间发现,抓住“黄金”救治时间,全力做好医疗救治。要积极引导团组织、妇联、关工委、乡贤理事会、义工队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通知》明确,要扎实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村级大喇叭、宣传海报、微视频等形式,深入宣传“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倡导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的健康生活方式。要倡导邻里互助,共享互换富余防疫物资和治疗药品。要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做到“应接尽接”。要适当控制农村集市、庙会、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规模和频次,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引导减少、简化婚丧嫁娶聚餐等活动,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要引导群众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尽量少聚集、少聚餐,引导农民群众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网络谣言。
《通知》强调,要强化基层服务保障,加强值班值守,方便群众咨询问题、反映诉求,确保群众有事随时找得到人,出现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和处置。要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注重发挥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力量调度、物资保障、防控宣传等方面的枢纽作用。要用好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鼓励有条件的村为合并基础疾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发放免费健康包。要摸清村民合理用药需求和防疫物资需要,在村卫生站、镇卫生院配足必要的药品、抗原检测试剂、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等物资用品。
《通知》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大对基层支持力度,关心关心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要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考验入党积极分子。要深入挖掘、广泛宣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营造勇于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