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需做到“四个聚焦”


农忙时节,第一书记与村干部、志愿者活跃在田间地头,助农抢收。

  市委网信办驻化州市南盛街道谢村第一书记郑铠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第一书记,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驻村工作走向深入。我认为,重点是要做到“四个聚焦”:
  一聚焦党建引领,建强村级战斗堡垒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驻村以来,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有几点体会:一是要注重“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唯有把学习抓好了,才能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工作上才会有合力,这是强化党建引领、建强村级党组织的关键,也是抓班子、带队伍的首要之举。二是要注重党建结对共建。共建的目的是借助外力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建设。驻村期间,推动村党支部与市委网信办、市网络文化协会、广东省标识行业协会等三家党支部签订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实现了党建资源共享,开阔了村班子干事创业的视野。三是要注重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群众满意就是我们工作最好的成效。我们通过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走访夜访活动以及推行“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党建网格机制,实现党组织全覆盖联系服务群众,有效增强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所在。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当前,土地资源闲置、低效,是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要着力做好“合作社带动发展”这篇文章。从实践上看,“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由村党组织牵头,以合作社为主体,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另一方面,要着力做好“土地流转集约发展”这篇文章。土地经营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能有效解决土地资源闲置、低效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我们通过抓好这两点,取得较好成效。比如,我们通过村党组织引导农户流转闲置土地,引进专业合作社种植具有资源优势阳光玫瑰葡萄产业,成功创建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示范基地,有效带动了附近村庄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目前种植面积达200多亩,年产量可达150万斤,年产值约2000万元,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近300个,给当地群众每年增收约400万元。
  三聚焦群众关切,破解“急难愁盼”问题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比如,在驻村过程中,了解到村民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会面对“销售难”的问题,优质的农产品会因为销售渠道不畅,而卖不出好价钱,甚至烂在田间地头,农民群众最关心怎么把手中的农产品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为解决农产品销路问题,我们在驻村期间做了大量努力,发现“网络带货”是一个很好的举措。通过积极协调对接,促成村党组织与网络公司签定产销协议,通过在“必抢好货”“小盘邻居”等社区团购微信小程序和“茂名吃喝玩乐”“关注茂名”等抖音直播平台销售农产品。同时,组织策划首届化州南盛街道谢村水果节,邀请茂名、化州两地近30家主流网络媒体、20多名网红齐聚谢村,通过参与网络直播带货、抖音短视频制作等方式宣传活动,打响谢村农产品的知名度。接下来,计划培训一批农村直播达人,邀请网红主播到谢村教农户带销自家种植农产品,拓宽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户促增收。
  四 聚焦基础保障,对接民生项目落地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群众最真切体会到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的地方,也是群众最迫切改变的地方。要始终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逐步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重点要围绕乡村风貌提升改造、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硬底化等工作,配合对接上级部门落实好乡村振兴项目。同时,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驻村以来,积极对接市委宣传部安排的专项资金30万元,在谢村小学建设高标准的“农家书屋”书屋,该书屋藏书近3000册,为村党支部与学校双重管理,上课期间为学生使用,其余时间向村民免费开放,书屋的建成不但解决了谢村小学生没有图书室的难题,还能满足周边群众对追求高质量精神文化的需求,受到群众的喜爱。还对接落实80万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项目落户谢村,广场占地2582㎡,建有党建宣传栏、主舞台、篮球场等,广场的建成大大提升了广场周边的环境,并满足了谢村群众休闲娱乐的需要。
  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驻村职责使命,充分利用谢村现有优势,锚定目标,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为谢村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大力量。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乡村振兴未来一定可期。(通讯员林春光赖成武黄光照余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