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太吉”酱油吃出儿时味道


用瓦缸天然晾晒发酵酿造酱油。本报记者张伍摄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伟浩
  本报讯“啧,啧,就是这个味,我小时候吃到的豉油拌饭就是这个味道!”日前,一名在外打拼的冼先生回到家乡高州市长坡镇用餐时,激动得赞不绝口,“在外几十年,总是尝不到儿时那种熟悉的味道,现在可好,终于又尝到了,真是太幸福啦!”冼先生赞的是来自高州市长坡镇玉湖酱油厂生产的“鲜太吉”酱油。
  日前,记者慕名前往采访。还未到玉湖酱油厂,一阵一阵的酱香便扑鼻而来。进入该厂,只见晒场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只只大瓦缸,令人震撼!该厂负责人领着记者一边参观,一边饶有兴致地介绍起来。他说:“我们要做的是有品质的酱油,为此精心选取本地优质的大豆作为原材料,再选取纯天然的山泉水,还有就是用`瓦缸天然晾晒发酵’古法酿造。”他指着晒场里那一只只大瓦缸,说起了一段悠久的历史。据说,1500多年前,冼夫人统领南越大地,长坡镇的宝鸭岭乃囤粮处,主要囤放豆类。某日,战争集结号角紧急吹响,全员外出战斗。激战近半年后凯旋,却发现宝鸭岭洞内囤放的豆类由于湿气重,皆已霉变,却散发出一种异香,弃之可惜,伙夫蘸而尝之,味极好,便将滤汁煮开,以拌干粮分众兵士,均觉鲜甜美味,争而食之。冼夫人闻之此事,便命伙夫如法制作此豆汁及豆酱,并命名为“冼家酱”,士兵用酱送饭,饱肚营养好,胜仗多多。
  在深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厂生产的“鲜太吉”酱油正是传承了“冼家酱”的技艺,再加以现在先进的酿造工艺进行生产。从黄豆到成为美味可口的酱油,有选豆、洗豆、蒸煮、拌曲、制曲、发酵、盐水浸泡发酵等步骤。晒场中的大瓦缸,就是用来晒豆发酵的。通过用“瓦缸天然晾晒发酵180天”古法酿造,再采取当今先进的酿造工艺进行生产,产品经过严格检验后,在十万级无尘无菌灌装车间内进行罐装、包装,层层把控产品从原料到消费者手上的质量和安全,确保进入市民腹中的每一滴酱油都是安全、鲜美的。
  一款酱油,一份乡情。“我要趁这次回来,多带一些‘鲜太吉’豉油回去跟朋友分享!”不少从外地回来的人兴奋地说。正因为“鲜太吉”酱油传承了古法制作,让消费者尝到了小时候豉油的味道,“吃”出了儿时的快乐时光,所以备受青睐。

公司地址:高州市长坡镇政府对面邓锡茂屋
联系电话:1892277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