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英雄”的点滴故事
汇聚力量 齐心抗疫
本报记者王霞通讯员许灼琳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然没有置身于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一线,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行动在后方战场默默奉献。协调物资、调配人员、社区核查、联络通勤、保障伙食……无所不能的他们每天需要应对千头万绪的琐碎工作,在前线“战士”身后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堡垒,扫除了后顾之忧,是疫情防控工作中不折不扣的“幕后英雄”。
不停转的“中枢神经”
凌晨2点,高山镇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人高燕晓的办公室仍然灯火通明。作为抗疫战线的“人员调配站”,怎么解决战疫期间人员紧缺的问题,极大考验着高燕晓的统筹协调能力。这期间,在镇领导的指导下,高燕晓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找人”,不放过一个可以发动的力量,使得高山镇每一位干部职工都能各司其职,同心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而在镇委镇政府的动员和高燕晓的沟通协调下,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志愿者,甚至退休干部都加入了此次抗疫战线,充实抗疫力量。“昼夜办公、随时待命”是高燕晓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常态,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接连不断的通知下达,科学高效的统筹协调,也是后勤组这支队伍里全体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一天下来,往往是电话打“爆”、嘴巴说“干”、腿脚跑“断”……但她也常常说,“比起一线工作人员,我这样不算什么。”
疫情期间,特别是在社会面管控和服务的关键时期,不仅人员紧缺考验人,还有物资采购、伙食供应等也是一大难题。作为饭堂负责人,后勤组周水颜临危受命,主要负责物资采购。“水颜姐,我要6张被子”“水颜,明天下午前采购慰问干部水果”“水颜,要加快采购干部驻镇驻村生活用品清单,保证干部住镇基本需求”“水颜,明天早上有紧急任务,早餐要7点半前到位”,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购任务,周水颜眉头一皱,硬着头皮应了下来,“我试试能不能买到”,但几乎每一次她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采购任务。同事们个个不禁笑称她为“疫”食父母、“疫”购达人。
不停歇的“动脉血管”
“铠甲坚固兵器利,粮草充足将士安”。全力保障所有参与防疫工作的工作人员的物资供应,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是整个后勤保障小组的工作宗旨。
驻镇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如同24小时营业的“物资基地”,随时承接防疫一线的“派单业务”,对于前线物资需求,他们第一时间落实、采购、装车、运送,确保物资以最快速度抵达前线。后勤组的小伙伴们时常开玩笑道,“我们不是在运物资,就是在运物资的路上。”此外,后勤组还负责通行证的申领和发放,没有他们从中协调运转,就很难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必要的人员调动和物资运送。
除了保证全体抗疫“战士”的工作所需,后勤组还一手包揽了全体镇干部的生活起居。为了让广大干部职工能够健康、安心地全力投入抗疫行动,后勤小组响应高山镇委镇政府指示精神,收集职工驻镇所需生活物资,尽最大努力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另外,还贴心地为深夜结束工作的职工准备了泡面、小面包等食物。
虽然24小时在线但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将镇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传递给一线同志,后勤保障组的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只要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安心工作,共渡难关早日迎来胜利,一切就值得。”
时刻在线,“热线”也是一线
“您好,我们是茂名市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系统数据显示您的健康码为黄码,请尽快前往附近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您好,系统查询我现在拨打的您的***这个手机号码未关联核酸记录,麻烦您提供一下平时做核酸填写的手机号码给我们查询一下,谢谢。”短短几天时间,这样的话语几乎刻进每一个社区管理工单核查人员的基因里。
面对疫情防控期间剧增的大数据核查任务,工作人员24小时随时待命,一旦数据更新便立即投身核查工作。对新增黄码人员名单逐个致电通知其即刻进行“三天三检”,对线索名单逐个致电以关联准确信息。由于核查紧急,小组成员经常从早上一直拨打电话直至深夜。
致电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面临来自群众的质疑与不理解,但为了及时更新线索信息,及时通知人民群众做核酸以保障他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工作人员都表示这些小插曲完全能够克服,甚至有的成员表示,“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我感觉自己越发能够适应基层工作,懂得与群众打交道了”,还有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小插曲和更多暖心的“谢谢”辛苦了”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坚持,只愿点点星火能汇成银河,为此次抗击疫情筑起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