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名单公布

茂名3个基地榜上有名


■记者潘宇丽
  本报讯近日,首批20个广东省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名单正式公布,包括油茶产业发展基地10个,澳洲坚果产业发展基地1个,竹产业发展基地3个,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6个。其中,茂名市高州市油茶产业发展基地、茂名市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发展基地、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发展基地3个基地榜上有名。
  茂名市化州市化橘红产业发展基地
  化橘红是化州独有资源,全球独一无二。化橘红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礞石能化痰,化橘红得礞石之气,故化痰力更胜。”化州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环境出产的化橘红中柚皮苷含量达7%以上。
  近年来,化州市把化橘红产业作为“拳头”产业重点打造,制定《化橘红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化橘红先后获批了化橘红国家产业示范强镇、化橘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化橘红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化橘红特色小镇等项目。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11.62万亩,年产鲜果5万吨,干果10000吨,1000亩以上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5个。已建成平定、文楼、播扬、中垌、新安、江湖、丽岗等化橘红专业镇9个,其中平定镇是化橘红的主要产地,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化橘红产品加工企业165家,以化橘红为主原料研发的产品60多种,包括药品、食品、工艺品等,化橘红加工转化率达100%,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
  茂名市高州市油茶产业发展基地
  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属山区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属云开大山、云雾山山系,多条小山脉东北向西南走向横贯全市,气候与土壤条件最适油茶生长。高州市油茶栽培有悠久的历史,高州油茶较普通油茶树形高大、生长快、寿命长、抗逆性强、产量高和油品好。高州市政府致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始终把油茶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列为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推进山区农村产业振兴的一项重要战略,谋求发展油茶产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库区生态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
  在油茶产区,能正常管理的农户茶油单项收入一般可超过万元,超过2万元为数不少。山区乡镇各地均以油茶产业为主建立专业合作社,与村民签订统一经营合同,保证村民油茶收益。也有多个企业在同等条件下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油茶种植。
  目前高州现存油茶
19亩林,绝大部份为从前用种子点播起源的老茶园,处于正常管理的油茶约11亩。现有从事油茶产业的国家龙头企业1,油茶生产合作社21,季节性油茶加工作纺遍及山区乡村。据统计资料,2021高州市油茶产果量3.8吨,产油955,产值为19970元。
  茂名市电白区沉香产业发展基地
  电白气候及地理条件非常适宜沉香种植,沉香采集加工已有1000多年历史,群众掌握了相当成熟的采集加工技术。电白区高度重视沉香产业发展,从政策、科研、服务、规划等方面重点扶持沉香产业,制定了《电白沉香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2022年又委托华南农业大学编制新发展规划,于2012年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沉香之乡”称号。
  近年来,电白区沉香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电白山区片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末,电白区沉香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奇楠沉香种植面积7.3万亩),年采香木约3100吨;沉香苗圃5900亩,年出圃量3400万株;2021年沉香种植及初加工产值约9.9亿元,沉香工业产值约5.2亿元,商品销售产值约5.4亿元。全区沉香业年产值约20亿元。电白区已形成沉香种植、产品加工、商品销售共同发展的市场体系,已注册沉香业经营主体586家,其中苗场8家,种植场45家,个体店、销售部、商行、批发部336家,合作社16家,加工厂63家,公司116家,宾馆2家。其它未注册的种植户、家庭作坊1816家,形成了以种苗培育、成树培育、勾丝加工、线香生产、珠链手串等工艺品加工,提炼萃取等业态为主,沉香茶、沉香酒、沉香玩件、沉香日化产品等衍生品生产和沉香旅游等业态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