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创新驱动抢抓新材料产业风口
特约评论员蔡湛
茂名日报日前报道,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茂名高新区清研新材料产业园配套设施加快建设,确保明年一季度达到试产条件。新材料产业园容纳8至10个新材料高端国产替代项目,其中首期建设的清荷项目开发面板用电子化学品,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0亿元,年利润约10亿元,交纳税收5亿元;德力塑项目开发高端共聚PC材料,投产后可实现产值2亿元,年利润5000万元。
新材料产业是我市“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目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产业风口之一。市委市政府鼓励支持和及早布局新材料产业,体现了抢抓发展先机的前瞻眼光。作为备受产业界与资本界青睐的前沿产业,目前国内新材料市场规模超过3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达20%以上。目前,石油化工业将发展重心由炼油转向化工,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大趋势。新材料具有高细分度、高技术壁垒与高毛利率的特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是茂名石化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绿色化工转型的突破口之一,应当从发挥自身优势着眼,科学谋篇布局,让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形成新的战略性产业集群。
发展新材料产业,茂名具有三方面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贸区三个国家战略交汇中心,尤其是珠三角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集聚区之一,对新材料需求量极大,市场前景广阔。同时,我市拥有亿吨大港,发展新材料产业原料进入和产品输出便捷且物流成本较低。其次是资源优势。化工新材料大都是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通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多方面性能。茂名石化拥有聚丙烯、高压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等品种较为齐全的合成树脂生产能力,且与茂名高新区有着“隔墙供应”的便利。同时,正在加快建设、将于今年底首期工程投产的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以大量供应优质聚丙烯等产品,为新材料发展提供充足资源。第三是人才优势。茂名石化工业经历六十多年发展,各门类人才资源厚实,先后为省内外新建石化基地输送了大量人才,还通过地企合作培养了许多复合型专业骨干。同时,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作为全省唯一以石化为特色的工科院校,不仅培养了大批石化人才,而且开发了包括新材料开发的石化科研成果。由此可见,抓住先机用好优势,推动新材料项目集聚成势,加快发展,是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的务实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新材料产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新材料对制造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是建立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基础上的。发展茂名新材料产业,应当走“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既引进最新技术,又自主开发研究,形成核心竞争力。茂名高新区清研新材料产业园依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技术转移、研发孵化成果和南京清研新材料研究院科技孵化运营能力,以面向半导体与显示面板用新材料、生物健康新材料为主题,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技术起点的特点,以优势项目制胜市场。我市一家精细化工企业创办时只能生产大路货,竞争力不强,市场一旦风吹草动,经营就陷入困境。后来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开发了国内市场急需的新材料产品,拥有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一跃成为我市地方企业纳税大户。由于新材料产业具有技术门槛高而生产批量较小的特点,中小企以创新进入新兴产业赛道,经过艰苦探索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往往对企业的成长和区域经济提质产生关键作用。因此,在政策导向、技术交流、人才培育、资金投入等方面支持中小企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一批拥有创新技术和特色产品的“小巨人”企业,将使新材料产业成为茂名产业强市的新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