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子镇抢抓秋种时节复耕复种

200多亩撂荒旱地成“希望之地”


■通讯员王庆珍黄国通
  本报讯“春争日,秋争时”。随着秋种工作的陆续展开,贵子镇各村争抢时机,将原来的撂荒旱地整改为“希望之地”,重新种上特色农作物。
  在函关村大山深处,当地群众正在刚刚整治出来的层层梯地上,忙碌地进行着秋种工作。函关村民范时兰表示:“以前撂荒几十年了,现在有老板来承包,春季种苦瓜,秋季种南瓜,四五十亩正在种,前面还有一座山几十亩也准备扩种。”
  眼前这块五十亩左右的蜜本南瓜种植基地,是由函关村几十户群众的旱地组成,由于该片旱地距离农村人居较远且道路不畅通,已经丢荒了很久。趁着村里推行土地流转政策机遇,群众将该片旱地流转给农业公司经营,实现土地复耕增收。在中伙村新整理出来的撂荒旱地上,该村群众正抢抓着当前天气时机,进行着特色番薯种植管理。
  贵子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陈国隆表示:“如今我们镇已经在函关村、函口村、中伙村、石马村、秋风根村等地,通过土地流转让村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了。我们进一步加强措施,通过首年免租,第二年开始收租的土地流转政策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贵子镇种植农特产品。今年秋季,我们种植了番薯、南瓜、玉米、姜等作物,实现了村民和企业之间的双赢,村民在家门口通过流转土地的形式就可以领到钱,让企业得到更优质的土地去发展农特产品,实现了双赢,丢荒土地可以有效地长期流转下去。”
  据了解,贵子镇为解决撂荒地问题,镇党员干部率先带头对挂钩村撂荒旱地进行平整,并组织村民召开板凳会议,确定地块将土地流转出去,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当前秋季在函关、中伙、石马、函口等村共整治出来的210多亩撂荒地,已复耕复种上南瓜、番薯、玉米等特色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