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实践融入乡村 学以致用助力振兴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


本报记者 董玉奎 通讯员 陈敏华
  近日,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组建了由200多名师生组成的20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奔赴茂名广大乡村,开展理论普及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就观察、民族团结实践,进行政策宣讲、科技支农、教育帮扶、专业调研、文化惠民、社会体验、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系列实践活动,顺利完成了各项指标和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实践团来到茂南区公馆镇横山村、电白区旦场镇青福村、化州市平定镇下双竹围村开展政策宣讲,他们把抽象的内容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听众入脑入心,引来当地村民啧啧称赞。在下双竹围村,实践团通过精美的涂鸦墙绘,积极宣传和普及党和国家的惠农兴农政策,美化乡村老旧房屋,宣传优秀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实践团结合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做到理论普及接地气、有人气。
  实践团到高州市荷塘镇、化州市笪桥镇柑村、化州市宝山公园等地,依托当地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追忆红色印记。在茂南区金塘镇姚村,青年学生聆听了符明崧、刘永红两位党龄超60年的退伍老党员的红色故事。通过在新河小学支教宣传党史,为留守儿童开展作业辅导,以红色基因滋养留守儿童成长。一系列的活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多、效果实。
  实践团以服务茂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重点,结合茂名特色产业“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推进“十百千万工程”,积极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广泛实施科技支农、爱心医疗、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项目,在服务茂名乡村振兴中展技能显亮点。
  生物技术系实践团到茂南区公馆镇横山村推广葡萄种植技术,到茂名市国有大雾岭林场调研180余种蕨类植物,为林场多功能发展提供依据。
  动物科学系实践团到茂南区镇盛镇那梭村多个罗非鱼养殖池调研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普及鱼虾混养模式。还到化州市塘吉村养猪场调研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等,提出培养养殖技术、降低养殖风险等建议。
  食品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实践团分别到广东丛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化州市万添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化橘红产业学习调研活动,智能工程系实践团到化州市平定镇下双竹围村调研沉香种植与加工技术,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团到储良龙眼母树公园调研龙眼生产和产业发展情况……此外,实践团在电子医保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广普通话、营造书香小学、美育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系列尝试。各系师生躬行践履,谱写了农林学院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发展成就观察实践团参观了茂名露天矿博物馆、化州市博物馆、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茂南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行区和示范区“好心湖畔”国家田园综合体、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十万七文化广场等地,孜孜不倦探寻历史文化遗产,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致敬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体验农村生活,感受乡村振兴政策为广袤农村带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深刻变化。青年学生对发展成就观察细、体悟深,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技能,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