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区政协流调溯源“首善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与时间赛跑

全力筑起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坚实屏障”


  9月15日、16日、17日,茂南区大规模核酸筛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来自各行业、各单位的志愿者们迅速集结,坚守在抗疫一线。除了核酸采样现场的身影,还有一部分志愿者虽不露面,却同样值得大家敬佩。他们每天花数小时给辖区涉疫风险群众拨打电话、登记信息,他们是与时间“赛跑”的流调溯源志愿者。
  时间宝贵迎难而上,连续拨打4小时电话
  “您好,我是茂南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请问您是×××本人吗……”“请问您是否去过……”“请问您最近一次核酸是什么时候做的?”这样的对话,每天流调志愿者们都要在电话中重复上百次,每个电话至少都要沟通3至5分钟。
  15日早上9时40分,茂南区政协“首善先锋”党员志愿服务队接到志愿任务,需立即派出数名志愿者加入“流调”协助工作。13名机关党员志愿者迅速集结,立马上阵,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状态化身“流调福尔摩斯”。经过紧急岗前培训后,志愿者们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渴了顾不上喝水,饿了就扒几口盒饭。“感觉自己是与时间‘赛跑’的‘侦探’,责任重大,一刻也不敢耽搁。”志愿者们说,一部电话、一支笔,一叠纸,一个水杯就是一个“主战场”。工作现场电话声此起彼伏,几乎没有一刻安静。在不间断的拨号声和电话声中,志愿者们不厌其烦、事无巨细、持之以恒地询问“流调”对象的活动轨迹,希望从对方的言语表述中捕捉关键信息。据了解,15日当天,有2000多名涉疫风险群众需要工作人员致电进行流调工作。志愿者们从早上10时到下午3时连续拨打了4个多小时的电话。
  为了保证收集信息的准确性,流调志愿者有时还需要与调查对象进行多次通话确认,对一些重要线索前后沟通、反复求证,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避免发生风险。而整个流调过程中,遇到无人接听电话的情况相当普遍。
  志愿者林洁芳在重复拨打了十几个电话后,一位“流调”对象终于接通了,对方是一名中学生,非常担心会因为黄码被“隔离”,林洁芳不仅安抚了他的情绪,还耐心地解释了“黄码转绿”的操作流程。“有时会觉得累,但既然接了任务,就应该对流调工作负责,遇到困难也要迎难而上。群众的一句感谢,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林洁芳说。
  被当成诈骗电话,“耐心解释取得理解”
  流调志愿者们的累,不仅是连续数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还有不被理解的累。遇上态度不算友好的受访者,就需要志愿者启动同理心和高情商。
  党员志愿者陈影萍表示,在流调工作中,大部分群众在接到电话时很配合,不过也有部分群众认为接到的是诈骗电话,遇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流调志愿者耐心地解释。
  “有一位群众觉得是诈骗电话,不愿意提供现居地址,还有小部分群众没听完我说什么就把电话挂断了。站在群众的角度来看,群众接到陌生电话担心遇到骗子是正常的,我们可以理解,也不会生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耐心解释,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陈影萍说。
  不在防疫前线,却同样与病毒拼力“交战”。茂南区政协流调志愿者们,用默默无闻的坚守和付出,筑起一道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坚实屏障”。
  (谭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