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家、主流媒体走进电白开展摄影采风创作
用光影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摄影名家、主流媒体走进电白开展摄影采风创作活动。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邓巴烽摄
■记者邓晖晖
本报讯宽敞通达的柏油马路,青砖黛瓦的乡村民居。站在晏镜岭上俯视,东面是虎头山海滩,西面是童子湾,可观日落和千舟停泊……为充分展示电白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成就,用光影的语言描绘电白新征程上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和人民群众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恢宏气象,助力电白乡村振兴建设。近日,由电白区委宣传部、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指导,电白区文联主办的“乡村振兴展新貌”摄影大赛系列活动暨“摄影名家、媒体记者”走进电白看乡村振兴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据了解,本次摄影采风活动围绕“乡村振兴”“幸福小康”内容,突出展示电白乡村振兴的文化底色和美丽图景,捕捉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场景,讲述乡村振兴发展历程中的电白故事,展示新时代人民群众富足、和美、绿色、幸福的小康生活。此次活动邀请了国内知名摄影家、主流媒体记者先后走进电白区沙琅镇尚塘村、沉香博物馆、新城公园、南海街道晏镜社区、塘霞村疍家墟等多个地点采风,从山里到海边,每个景点都有不同的风格。
沙琅镇尚塘村以龟鳖养殖闻名全国,通过龟鳖养殖和加工带动群众致富,上世纪80年代尚塘村开始养殖龟鳖,经历40年龟鳖养殖遍布全村各家各户,从事龟鳖养殖833户,占全村总户数的92.6%。尚塘龟鳖产业已形成产前产中和产后综合配套的产业链,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2020年,尚塘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边行走,边感知,大家与干部群众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用图片、视频记录下电白区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和建设成就。每到一处,大家都认真听村党支部书记的介绍,询问当地村民,了解当地特色。媒体记者、摄影师们对电白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的举措纷纷表示赞赏。
“我觉得这次采风是很有意义的一次活动,因为借助现代的传播模式,通过影像把更多、更新、更美的在振兴乡村里面的美景、美色传播出去,这有利于激励人们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和支持。”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蔡焕松老师表示,另外,也可以通过参加采访的摄影界的朋友们各自的自媒体进行更广泛的传播,无论对促进当地的文化建设,还是经济建设都有极大的好处。
水东湾新城南海街道塘霞村疍家墟是新开发的一个乡村振兴文化项目,该项目聚焦疍家传统文化,着力打造塘霞俚街特色品牌,有皮鞋街、红虾旅馆、塘霞俚街、“网”酒店、塘霞客厅等乡村振兴项目。未来将建成提供旅游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塘霞客厅,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塘霞俚街,展示乡村群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年例广场三个片区,将塘霞乡村振兴项目打造成茂名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这次参加电白区乡村振兴摄影采风活动,见识了茂名在山与海的风景名胜之外,又再增添了新农村的乡土田园美丽景色与人文新风,是茂名旅游的另一张靓丽名片。”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吴吕明老师表示,举办电白乡村振兴展新貌摄影大赛,正是以摄影讲好广东故事、讲好茂名故事,体现出摄影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担当,通过摄影反映电白乡村振兴的新风貌。
在为期一天的活动中,摄影名家、媒体记者以实地调研、进农家院落、与镇村领导和村民面对面交流的形式进行采访报道,听村党支部书记讲述乡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故事,从山区到海边,用所见所闻进行创作。电白区文联主席崔素女表示,只有扎根基层土壤的作品,才能生生不息永葆活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丰富报道内容,提升作品新意,让“电白故事”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