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茂名“向海而兴”发展之路

汤杰华(化州)


  据茂名日报报道,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已正式通车。该先行段以线串景,把浪漫海岸、中国第一滩、放鸡岛等滨海风景带串珠成链,为打造茂名滨海游憩度假发展带夯实了基础。与此同时,该先行段贯通了博贺湾大桥与水东湾大桥,缩短了滨海新区与水东湾新城间的通行时间,连接了重点镇、开发区、新城区及港口等重要节点,将有利于大力推动滨海产业、市场、创新资源等无缝衔接,进一步提高茂名滨海产业的竞争力,推动茂名“向海而兴”。
  自古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指凡事要根据现有实际条件,因地制宜。茂名“向海而兴”的发展之路就是从茂名客观实际出发的,对于改造和发展茂名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茂名是美丽的滨海城市。茂名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濒临南海、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拥有得天独厚滨海旅游资源的美丽城市。与此同时,茂名也有着底蕴深厚、独具一格的文化旅游资源,传承着冼夫人“好心”文化,并衍生了以信奉和弘扬冼夫人的爱国、爱民、立德为核心,以庙会、习俗、传说等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冼夫人信俗”。“冼夫人信俗”更是于2014年正式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次,茂名发展方向是向海而兴。除了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外,茂名还盛产各色各样的海产品,拥有发展优势显著的临港产业、滨海产业,拥有长达182公里的海岸线以及预计2030年港区吞吐量可达1.12亿吨的深水港区——茂名博贺新港区。凡此种种,无不彰显了茂名向海发展的巨大潜力、巨大空间。与此同时,茂名通过发挥自身地理位置优势,联结吴川机场、逐步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即将“六铁交汇”的铁路网以及茂名港等重要交通节点,正在逐步构建“海陆空铁”大交通格局,在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的正式投运下,茂名“向海而兴”的优势愈发突出。茂名要相机而动,以抓好滨海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临海临港产业发展等重要举措,筑就“向海而兴”的发展之路。
  抓好滨海基础设施建设是茂名“向海而兴”的基本着力点。一是要抓好茂名港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抓好茂名深水港——博贺新港区的建设工作,在切实做好供电、通信、给排水、港作船、引水、供水、航修、维修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致力提高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水平,确保充分发挥港口枢纽功能,切实做到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运营好,推动茂名港高质量发展,为茂名向海而兴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抓好交通路网建设。要推动完善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的路网谋划、建设工作,把产业优势城、镇、村全面联结,构架和贯通好茂名向海而兴的“经脉”。三是要抓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途愉快不愉快,不单与秀色可餐的风景密切关联,旅途中的吃、住、行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切实把滨海景区及附近的道路、公厕、餐饮、民宿、酒店等吃、住、行的硬件设施建设好,才能吸引“回头客”,才能提高旅客忠诚度,才能促进茂名滨海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为茂名“向海而行”注入不绝动力。
  抓好临海临港产业发展是茂名“向海而兴”的重要发力点。一是要抓好临港产业发展。通过延长产业链条等方式,全力打好丙烯腈产业链项目开工、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建成投产、茂名石化炼油转型升级及乙烯提质改造项目上马建设“三场硬仗”,聚焦聚力绿色石化、化工新材料和氢能源产业,培育打造支撑茂名“向海而行”的战略性支柱和新兴产业集群。二是要抓好临海产业发展。临海产业是支撑茂名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抓好临海产业对于茂名向海而行有重要作用。三是要抓好滨海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抢抓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先行段通车机遇,一方面,在该先行段以线串景、串珠成链的景区中下一番功夫,进一步丰富茂名滨海旅游“看点”。另一方面,要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全力守护好茂名“海天一色”之美的同时,进一步擦亮茂名文化旅游“名片”,促使滨海旅游成为美好的“茂名印象”,让游客“食过返寻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向海而兴”既是茂名以史为鉴谋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立足于茂名实际的、因地制宜形成的科学发展战略。面对百年未遇之“两个大变局”,茂名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主动谋划、主动作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临港临海产业发展,筑就茂名“向海而兴”的发展之路,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