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头镇潭头村“党建+产业”融合

打造富民强村“新引擎”


■记者张伍 通讯员何学名
  本报讯 近年来,高州市潭头镇潭头村采取“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有效带动群众实现“租金+薪金”持续增收致富。
  抓党建强引领,提供乡村振兴“新路子”。潭头村紧紧围绕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动“党建+土地流转”模式,扎实推动“三变”改革,盘活丢荒、闲置耕地土地1000多亩。整合连片集中土地之后,村党总支对本村产业发展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精心探索路径不走弯路,深入推进“党建+产业”改革,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精品意识”,因地制宜规划引进毛豆、火龙果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在基地务工等方式促进增收致富,带领农户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抓产业强经济,注入乡村振兴“源动力”。潭头村坚持产业发展核心不动摇,全力推动产业标准化、效益化、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动力源”。潭头村通过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引进龙头企业种植毛豆,打造毛豆种植基地,种植毛豆840余亩,让村民享受出租土地、在村务工“双收益”。传统毛豆变“金豆”,在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同时进一步打响“一村一品”产业品牌。
  抓生态强环境,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该村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发展、绿色优先的理念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大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党建+农旅”模式,大力推动“潭丹河生态碧道”建设,建成潭头村草莓园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和精品水果观光采摘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为乡村旅游增色添彩,以党建促振兴,用党建活乡村,一幅乡村振兴“田园画卷”正在潭头大地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