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全面建成县、镇两级人才驿站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深耕“人才沃土”建设“活力之城”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邓巴烽通讯员信组讯
  本报讯近年来,信宜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全面建成县、镇两级人才驿站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引育用”上全链条发力,焕发山区新活力。
  引才,筑巢式聚才智。信宜市精心筑巢,建立招才引智的广阔平台。一是创优环境引才。信宜市对标先进地区,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出台“信宜人才16条”,同时配套出台11项实施细则和申请办法,打造了更具吸引力的青年人才成长和回归的环境机制。二是建全驿站聚才。该市全覆盖建成县镇两级人才驿站21个、县镇两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21个,今年累计开展各类人才活动近100场次,建立信宜市人才信息库,共收录12000多名专业技能和乡土专家基本信息。两级驿站配套设施均建设完善,可为人才提供优质的服务,今年新建的市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设在1100平方米的信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置有办公区、2个培训室、1个休闲书吧、1个人才餐吧,20个镇级人才驿站、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与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实行阵地融合建设,有效强化人才引进和人才服务。
  育才,多形式强培训。该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今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开展活动培训4场,共培训500多人次;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已开展活动培训60场,共培训3000多人次。3月,驿站联合淘宝教育开展的系列电商培训课程成效显著,200名实体店经营者、创业大学生等学员在培训后立即开始利用短视频推广种植的三华李,更是在“信宜530·享李季”中加快推进了三华李的推销,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出信宜。通过大力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乡村工匠”等人才培养项目,推动稳保就业、乡村振兴落地生效。今年驿站承接的粤菜师傅培训结合了信宜特色,主打高凉菜系,以杨桃鸭、桂花肠、鱼古、怀乡鸡等信宜特色菜为主,目前已有10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助力他们考取中级厨师资格证和创业就业。驿站委托茂名市建设培训学校开展的乡村建筑工匠培训班目前已培训了140名乡镇农村建筑工匠,以理论+实践、学习+考试的方式培育乡村建筑人才,并计划在下半年举办11个班次,共培训学员900人。
  用才,扬作用重传技。信宜市共有1167名来自各镇街的家庭农场成员、农村电商运营者的高素质农民“持证”上岗,197名应用技能突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群众认可度较高的农民获得了“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称号。信宜市通过人才驿站,组织在库专家开展传技活动,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如洪冠镇人才驿站2月组织高级农艺师吕朝龙和中级农艺师张世强送技下乡,推进清化肉桂、益智等南药种植,加快南药标准化种植和产业化发展,目前,洪冠镇大樟村的清化肉桂基地按照标准化种植1000多亩清化肉桂,云丽村按照林下间种标准进行益智种植3000多亩。贵子镇人才驿站组织相关技术专家组成防寒潮助生产服务队深入各村田间地头,察看种养殖业发展实际情况,指导氹仔鱼和苦瓜等种养殖户采取措施保障寒潮下种养殖生产安全。如北界镇人才驿站在6月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育种和植物分子生物学家张启发一行莅临该镇调研指导红米黑米水稻产业工作,张启发院士一行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了该镇红米黑米水稻农田及示范基地,并介绍了其科研团队“双水双绿”“虾稻连作”“稻鸭共作”等先进经验。